(1)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由于金屬絲直徑很小,不能使用普通刻度尺,應使用螺旋測微器。螺旋測微器的精確度為_________ mm,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金屬絲直徑時的刻度位置如圖所示,從圖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為 mm。
(2)如果測出金屬絲接入電路的長度l、直徑d和金屬絲接入電路時的電流I和其兩端的電壓U,就可求出金屬絲的電阻率。用以上實驗中直接測出的物理量來表示電阻率,其表達式為ρ=___________。
(3)在此實驗中,金屬絲的電阻大約為4Ω,在用伏安法測定金屬絲的電阻時,除被測電阻絲外,選用了如下實驗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4.5 V,內阻不計;
B.電流表A:量程0~0.6 A,內阻約0.125Ω;
C.電壓表V:量程0~3 V,內阻約3 kΩ;
D.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0Ω;
E.開關、導線等.
在以下可供選擇的實驗電路中,應該選圖____(填“甲”或“乙”),選擇的接法為____接法(填“內”或“外”),此接法測得的電阻值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測電阻的實際阻值。
(4)根據所選實驗電路圖,在實物圖中完成其余的連線。在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在_________(填“最左”或“最右”)端。
(5)根據所選量程,某次實驗兩電表的示數如圖,則讀數分別為_________V和_________A.
(6)若某次實驗測得接入電路金屬絲的長度為0.810m,算出金屬絲的橫截面積為0.81×10-6m2,根據伏安法測出電阻絲的電阻為4.1Ω,則這種金屬材料的電阻率為_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電源的電動勢E=2V | |
B. | 該電源的內阻r=1Ω | |
C. | 若I=2A時,則外電阻R=1Ω | |
D. | 同一輸出功率P可對應兩個不同的電流I1、I2,即對應兩個不同的外電阻R1、R2,且r=R1•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本次實驗下潛最大深度為6 m | |
B. | 全過程中最大加速度的大小是$\frac{1}{30}$m/s2 | |
C. | 從開始到返回通過的總路程為720 m | |
D. | 下潛過程與返回過程的平均速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電解槽中,如果在4s內各有4C的正、負電荷通過面積為0.08m2的橫截面AB,那么 ( )
A.正離子向左移動,負離子向右移動
B.由于正負離子移動方向相反,所以電解槽中無電流
C.4s內通過橫截面AB的電荷量為4C
D.電解槽中的電流為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佛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圖(a)為某同學測量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電路圖,其中虛線框內是用毫安表改裝成雙量程電流表的改裝電路。已知毫安表表頭的內阻為10?,滿偏電流為100mA;R1和R2為固定電阻,阻值分別為R1 = 0.5?,R2 = 2.0?;由此可知,若使用a和b兩個接線柱,電表的量程為0.5A;若使用a和c兩個接線柱,電表的量程為2.5A;
(1)電壓表有兩種規格,V1(量程1.5V,內阻約為2k?)和V2(量程3V,內阻約為4k?);滑動變阻器有兩種規格,最大阻值分別為20?和500?.則電壓表應選用_____(填“V1”或“V2”),R應選用最大阻值為________?的滑動變阻器.
(2)實驗步驟如下:
①開關S2撥向b,將滑動變阻器R的滑動片移到______端(選填“左”或“右”),閉合開關S1;
②多次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記下電壓表的示數U和毫安表的示數I;某次測量時毫安表的示數如圖(b)所示,其讀數為_________mA。
③以U為縱坐標,I為橫坐標,作U ? I圖線(用直線擬合),如圖(c)所示;
④根據圖線求得電源的電動勢E = ________V(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內阻r = _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高一上半期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運動學中有人認為引入“加速度的變化率”沒有必要,然而現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變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應,車輛的平穩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變)使人感到舒服,否則人感到不舒服,關于“加速度的變化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運動學角度的定義,“加速度的變化率”的單位應是m/s3
B.加速度的變化率為0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C.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如圖所示的a﹣t圖象,表示的是物體的速度在減小
D.若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如圖所示的a﹣t圖象,已知物體在t=0時速度為5 m/s,則2 s末的速度大小為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一光線一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三棱鏡側面AB上,折射光線與AB面的夾角為600。若三棱鏡的令一側面AC上折射光線恰好消失。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n;
②臨界角C;
③三棱鏡的頂角∠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