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與可動刻度的示數之和是螺旋測微器的示數;
(2)歐姆表指針示數與倍率的乘積是歐姆表的示數;
(3)要求測量范圍盡可能大一些,則用分壓式,根據被測電阻大小選擇內接法還是外接法;
(4)根據電路結構分析誤差.
解答 解:(1)由圖甲所示螺旋測微器可知,固定刻度示數為0.5mm,
可動刻度所示為19.5×0.01mm=0.195mm,螺旋測微器的示數為0.5mm+0.195mm=0.695mm.
(2)由圖乙所示多用電表可知,金屬絲電阻阻值R=11×10Ω=110Ω
(3)要求測量范圍盡可能大一些,則用分壓式,由于合金絲的阻值與電流表相接近,則電流表使用外接法,如圖所示:
(4)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導致電流表電流測量值大于通過合金絲電流的真實值,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測量值總是小于真實值,故BC正確,AD錯誤.
故選:BC
故答案為:(1)0.695;(2)110;(3)如圖所示;(4)B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測量儀器的讀數、連接電路圖、實驗誤差分析等問題;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時,電壓、電流變化范圍較小,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接法時,電流、電壓變化范圍大.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流表A1的示數比A2的小 | B. | 電流表A2的示數比A3的大 | ||
C. | 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不相同 | D. | 電流表的示數都不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6V的直流電源 | |
B. | 在測量物體速度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后讓物體運動 | |
C. | 打點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與使用的電源頻率無關 | |
D. | 紙帶上打的點越密,說明物體運動越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 |
B. |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大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小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增大,原子總能量減少 | |
C. | β衰變中產生的β射線是原子的核外電子掙脫原子核的束縛之后而形成的電子束 | |
D. | 原子核的比結合能越小,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體的慣性大是指該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能力強或者說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 | |
B. | 物體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和物體所受的力無關 | |
C. | 力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同時也是使物體的慣性改變的原因 | |
D. | 力的大小、慣性的大小決定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快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矩形導線框中感應電流的有效值為$\sqrt{2}I$ | |
B. | 矩形導線框轉動過程中穿過矩形導線框的磁通量的最大值為$\frac{2IR}{ω}$ | |
C. | 矩形導線框轉一周產生的熱量為$\frac{{4πR{I^2}}}{ω}$ | |
D. | 矩形導線框從中性面開始轉過$\frac{π}{2}$的過程中,通過導線橫截面的電荷量為$\frac{I}{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佛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從A點運動到B點,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tA、tB分別是帶電粒子到達A、B兩點對應的時刻,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處的場強一定大于B處的場強
B. A處的電勢一定高于B處的電勢
C. 電荷在A處的電勢能一定大于在B處的電勢能
D. 電荷在A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一定對電荷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