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一彈丸從離地高度H=1.95m的A點以v0=8.0m/s的初速度水平射出,恰以平行于斜面的速度射入靜止在固定斜面頂端C處的一木塊中,并立即與木塊具有相同的速度(此速度大小為彈丸進入木塊前一瞬間速度的)共同運動,在斜面下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擋板,木塊與它相碰沒有機械能損失,碰后恰能返回C點。已知斜面頂端C處離地高h=0.15m,(g=10m/s2)求:
(1)A點和C點間的水平距離?
(2)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3)木塊從被彈丸擊中到再次回到C點的時間t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河南省開封市高三1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們創造出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維法、類比法和科學假說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牛頓用微元法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并計算出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引力
B.根據速度定義式v=,當△t非常非常小時,
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維法
C.將插有細長玻璃管的玻璃瓶內裝滿水.用力捏玻璃瓶,通過細管內液面高度的變化,來反映玻璃瓶發生形變,該實驗采用了放大的思想
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分別對應四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
A.微粒運動就是物質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即布朗運動
B.當兩個相鄰的分子間距離為r0時,它們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食鹽晶體的物理性質沿各個方向都是一樣的
D.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
E.理想氣體等壓膨脹過程一定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周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現有的器材規格如下:
A.待測金屬絲電阻(大約
),長度為L
B.直流電流表(量程
,內阻約
)
C.直流電流表(量程
,內阻約
)
D.直流電壓表(量程
,內阻為
)
E.定值電阻
F.直流電源(輸出電壓,內阻不計)
G.滑動變阻器R(阻值范圍,允許最大電流
)
H.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d,示數如圖所示,讀數為 。
(2)根據器材的規格和實驗要求,為了減小測量誤差,直流電流表應選 (填選項前的字母)。
(3)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要求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范圍盡可能大一些)。
(4)某次測量中,電流表的讀數為I,電壓表的讀數為U,則該金屬絲的電阻率表達式為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并忽略電表內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周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入冬以來,全國多地多次發生霧霾天氣,能見度不足,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中,甲.乙兩汽車在一條平直的單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駛。某是時刻兩車司機同時聽到前方有事故發生的警笛提示,同時開始剎車,兩輛車剎車時的
圖像如圖,則( )
A. 若兩車發生碰撞,開始剎車時兩輛車的間距一定等于
B. 若兩車發生碰撞,開始剎車時兩輛車的間距一定小于
C. 若兩車發生碰撞,則一定是在剎車后之內的某時刻發生相撞
D. 若兩車發生碰撞,則一定是在剎車后以后的某時刻發生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由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周期公式得到。只要測量出多組單擺的擺長l和運動周期T,作出T2 -l圖象,就可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論上T2 -l圖象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某同學在實驗中,用一個直徑為d的帶孔實心鋼球作為擺球,多次改變懸點到擺球頂部的距離l0,分別測出擺球做簡諧運動的周期T后,作出T2-l圖象,如圖所示.
①造成圖象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可能是
A.將l0記為擺長l
B.擺球的振幅過小
C.將(lo+d)計為擺長l
D.擺球質量過大
②由圖像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a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到最低點,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復.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得到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若圖像中的坐標值都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為g,則
A.t1時刻小球具有最大速度
B.t2時刻小球的速度大小為零
C.可以計算出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
D.整個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y軸上放置著一塊不帶電的無限大接地金屬板,現在x軸上的(L,0)點放一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它們之間的電場線分布如圖甲所示。兩個相距為2L的電量均為q的等量異種點電荷之間的電場線分布如圖乙所示。某同學經過探究之后發現圖甲所示的電場線分布與圖乙中虛線(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右側的電場線分布相同,則P(2L,0)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遼寧省鐵嶺市協作體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聯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隨著全世界開始倡導低碳經濟的發展,電動自行車產品已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某同學為了測定某電動車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設計了如圖所示電路,提供的實驗器材有:
(A)電動車電池一組,電動勢約為12V,內阻未知
(B)直流電流表量程300mA,內阻很小
(C)電阻箱R,阻值范圍為0~999.9Ω
(D)定值電阻R0,阻值為10Ω
(E)導線和開關
(1)當他閉合開關時發現,無論怎樣調節變阻器,電流表都沒有示數,反復檢查后發現電路連接完好,估計是某一元件損壞,因此他拿來多用電表檢查故障,他的操作如下:
①斷開電源開關S
②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Ω檔,調零后,紅黑表筆分別接R0兩端,讀數為10Ω
③將多用表選擇開關置于×10Ω檔,調零后,將紅黑表筆分別接電阻箱兩端,發現指針讀數如圖所示,則所測阻值為 Ω,然后又用多用電表分別對電源和開關進行檢測,發現電源和開關均完好.由以上操作可知,發生故障的元件是 .
(2)在更換規格相同的元件后重新連接好電路.
(3)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分別測出阻值為R0=10Ω的定值電阻的電流I,下列三組關于R的取值方案中,比較合理的方案是 (選填方案編號1、2或3).
(4)根據實驗數據描點,繪出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若直線的斜率為k,在
坐標軸上的截距為b,則該電源的電動勢E= ,內阻r = (用k、b和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