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05 m | B. | 1.13 m | C. | 2.03 m | D. | 1.25 m |
分析 物體初上斜面的過程可以反過來看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上滑和下滑運動的加速度,根據速度時間公式先計算出到達最高點所用的時間,然后得到從最高點返回B點所用的時間,從而求出AB間的距離.
解答 解: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塊上滑時:
ma=mgsin53°+μmgcos53°
得$a=gsin53°+μgcos53°=8+2=10m/{s}_{\;}^{2}$
物體下滑時:ma′=mgsin53°-μmgcos53°
得$a′=gsin53°-μgcos53°=8-\frac{1}{3}×10×0.6$=$6m/{s}_{\;}^{2}$
物體上滑到速度為零的時間${t}_{1}^{\;}=\frac{{v}_{0}^{\;}}{a}=\frac{5m/s}{10m/{s}_{\;}^{2}}=0.5s$
上滑的距離$x=\frac{{v}_{0}^{2}}{2a}=\frac{{5}_{\;}^{2}}{2×10}=1.25m$
則下滑到B點所用時間t′=0.7s-0.5=0.2s
通過的位移$x′=\frac{1}{2}a′t{′}_{\;}^{2}=\frac{1}{2}×6×0.{2}_{\;}^{2}=0.12m$
故AB間的距離${x}_{AB}^{\;}=x-x′=1.25-0.12=1.13m$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基本公式的應用,屬于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的類型,加速度是將力和運動聯系起來的橋梁.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拉力F一定是變力 | B. | 拉力F可能是恒力 | ||
C. | 拉力F做功為mgL(1-cos θ) | D. | 此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湯姆生發現電子促進了人類對原子核結構的研究 | |
B.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 |
C. | 瑪麗•居里首先發現了天然放射現象 | |
D. | 在原子核人工轉變的實驗中,查德威克發現了質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拋過程△E較大 | B. | 豎直上拋過程△P較大 | ||
C. | 豎直下拋過程△P較大 | D. | 三者△P一樣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2.1m/s | B. | 2.4m/s | C. | 2.8m/s | D. | 3.0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間距離越大,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越大 | |
B. | 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越小 | |
C. | 分子間距離是r0時分子具有最小勢能,距離增大或減小時勢能都變大 | |
D. | 分子間距離是r0時分子具有最大勢能,距離增大或減小時勢能都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