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平衡摩擦力時應取下砂桶,調整木板右端高度,輕推小車,小車能夠沿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可;實驗過程中改變小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根據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運用逐差法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3)根據圖線的橫軸截距求出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結合圖線的斜率求出小車質量.平衡摩擦力后,抓住圖線斜率不變,a與F成正比確定正確的圖線.
解答 解:(1)A、平衡摩擦力時,不掛沙桶,將紙帶連接在小車上并穿過打點計時器,調節滑輪高度使細線與木板平行,將木板不帶定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輕推小車,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正確;
C、實驗前平衡摩擦力后,在實驗過程中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正確;
D、為充分利用紙帶,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故D錯誤;故選BC;
(2)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計時點未畫出,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可知,小車的加速度:a=$\frac{CE-AB+EF-BC+FG-CD}{9{t}^{2}}$=$\frac{0.0537-0.0267+0.0628-0.0357+0.0720-0.0446}{9×0.{1}^{2}}$≈0.906m/s2.
(3)根據圖①知,當F=0.10N時,小車才開始運動,可知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0.08N,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frac{1}{M}$F,a-F圖線的斜率:k=$\frac{1}{M}$=$\frac{0.50}{0.08}$=6.25,小車的質量:M=0.16kg;
平衡摩擦力后,a與F成正比,圖線的斜率不變,由圖示圖象可知,故正確圖線為③.
故答案為:(1)BC;(2)0.906;(3)0.08;0.16;③.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數據處理等問題,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紙帶的處理方法,會通過紙帶求解瞬時速度和加速度,以及知道a-F圖線斜率和截距表示的含義,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B兩物體沒有發生相對滑動 | B. | 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 N | ||
C. |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 D. | 細繩的拉力大小等于7.75 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三段長度相等,物體通過這三段所用時間之比為1:($\sqrt{2}$-1):($\sqrt{3}$-$\sqrt{2}$) | |
B. | 若三段長度相等,物體在這三段的末速度之比為1:$\sqrt{2}$:$\sqrt{3}$ | |
C. | 若三段所用的時間相等,則物體在這三段時間內位移之比為1:2:3 | |
D. | 若三段所用的時間相等,則物體在這三段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速度為0,則小球機械能守恒 | |
B. | 若經過足夠長時間,小球最終的機械能可能為mgR | |
C. | 若使小球始終做完整的圓周運動,則v0可以小于$\sqrt{5gR}$ | |
D. | 若小球第一次運動到最高點時速度大小為0,則v0等于$\sqrt{4g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 |
B. | 物體的重力總是垂直接觸面向下的 | |
C. | 物體運動時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靜止時受到的重力 | |
D. | 同一物體在地球兩極處所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處所受到的重力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1=100 N/m,k2=200 N/m | B. | k1=200 N/m,k2=100 N/m | ||
C. | k1=100 N/m,k2=300 N/m | D. | k1=300 N/m,k2=200 N/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