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斷開S2 | |
B. | 適當減小兩板之間的距離 | |
C. | 斷開S4并適當減小兩板之間的距離 | |
D. | 斷開S4并適當減小兩板之間的正對面積 |
分析 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都閉合時,R3接入電源兩端;R1及R2為等勢體,相當于導線,電容器兩端的電壓等于R3兩端的電壓;
原來帶電油滴受重力和電場力平衡,故電場力應向上,由$E=\frac{U}p9vv5xb5$可知場強E的變化,由Q=CU可得出電容器兩端電壓的變化,分析各開關斷開后電路的變化可得出符合條件的選項.
解答 解:A、斷開S2,C直接接到電源兩端,C兩端電壓增大,故E增大,電場力增大,油滴向上運動,故A錯誤;
B、其他條件不變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不變,適當減小兩板間的距離時,由U=Ed可知,板間的電場強度增大,故油滴受到的電場力大于重力,油滴向上運動,故B錯誤;
C、斷開S4時電容器與電源斷開,電量不變,減小兩板間的距離時,根據C=$\frac{?S}{4πkd}$、C=$\frac{Q}{U}$可知,U=$\frac{4πkQ}{?S}$d,則E=$\frac{U}p9vv5xb5$=$\frac{4πkQ}{?S}$可知,電場強度不變,故油滴不動,故C正確;
D、斷開S4時電容器與電源斷開,電量不變,根據C=$\frac{?S}{4πkd}$可知,減小兩板之間的正對面積時C減小,則U增大,由于d不變,電場強度E增大,故油滴向上移動,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明確電路穩定時,電容器的電壓等于與之并聯的電路兩端的電壓,注意與電容器串聯的電阻相當于導線.然后再結合電容器的動態分析規律進行分析即可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平均結合能小的原子核結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結合能大的原子核時一定放出核能 | |
B. | 黑體輻射電磁波的強度按波長的分布只與黑體的溫度有關 | |
C. |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的能量也減小了 | |
D. | 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電子的衍射實驗說明粒子具有波動性 | |
E.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和外部條件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速度時,火車可以看作質點 | |
B.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19時開播,“19時”指的是時間 | |
C. | 參考系必須是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 | |
D. | 力的單位N,質量的單位kg,長度的單位m,時間的單位s,都屬于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荷量e的數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的 | |
B. | 法拉第不僅提出了場的概念,而且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 |
C. | 發現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的科學家是奧斯特 | |
D. | 庫侖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研究確認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規律,并通過扭秤測出了靜電力恒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下落過程中,同一時刻二者速度相等 | |
B. | 甲落地時,乙距地面的高度為H | |
C. | 甲、乙落地時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2 | |
D. | 甲、乙在空氣中運動的時間之比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