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運動員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 |
B. | 運動員減少的重力勢能為mgh | |
C. | 運動員獲得的動能為$\frac{1}{2}$mgh | |
D. | 下滑過程中系統減少的機械能為$\frac{1}{2}$mgh |
分析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求得合外力,可求得合力所做的功,則由動能定理可求得動能的變化量,分析人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及各力做功情況,求得摩擦力;由摩擦力做功可求得機械能的變化量.
解答 解:A、由于人在下滑過程中加速度a=$\frac{1}{4}$g<gsin30°,所以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則運動員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和內能,故A錯誤.
B、重力對運動員做功為mgh,則運動員減少的重力勢能為mgh,故B正確.
C、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人受到的合力 F=ma=$\frac{1}{4}$mg,故合力的功W=Fs=$\frac{1}{4}$mg•2h=$\frac{1}{2}$mgh,由動能定理可知,動能的增加量為$\frac{1}{2}$mgh;故C正確.
D、物體合外力F=mgsin30°-Ff=$\frac{1}{4}$mg,故摩擦力Ff=$\frac{1}{4}$mg,摩擦力所做的功Wf=Ff•2h=$\frac{1}{2}$mgh,而摩擦力做功等于機械能的減小量,故機械能減小了$\frac{1}{2}$mgh,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在理解功能關系時應注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勢能的變化量,阻力做功等于機械能的改變量,而合力外力做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剎車過程的加速度為5m/s2 | B. | 0時刻的初速度為100m/s | ||
C. | 剎車過程的位移為5m | D. | 剎車過程持續的時間為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于$\frac{{v}^{2}}{2g}$ | B. | 大于$\frac{{v}^{2}}{2g}$ | C. | 等于2R | D. | 小于2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氣體壓強的增量與溫度的增量成正比 | |
B. | 溫度每升高1℃,其壓強就增加$\frac{1}{273}$ | |
C. | 溫度每降低l℃,其壓強就減少0℃時壓強的$\frac{1}{273}$ | |
D. | p-t 圖象在p 軸上的截距是它在0℃時的壓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伽利略在探究物體下落規律的過程中用到的科學方法是:提出問題.猜想.數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得出結論 | |
B. | 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情況,所以,牛頓第一定律可以不學 | |
C. | 牛頓在尋找萬有引力的過程中,他既沒有利用牛頓第二定律,也沒有利用了牛頓第三定律,只利用了開普勒第三定律 | |
D. | 盧瑟褔發現了電子,并測定了電子的電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發現的 | |
B. | F=G$\frac{{m}_{1}{m}_{2}}{{r}^{2}}$中的G是一個比例常量,是由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測得 | |
C. | 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體,r是兩球心間的距離 | |
D. | 萬有引力定律適用于任何情況下兩物體間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