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該實驗的實驗原理、要求和減少誤差的角度分析,平衡摩擦力作用后,進行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刻度尺測量紙帶上點的距離,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需要改變砝碼的質量來代替小車的拉力.
紙帶上打出的點較小,說明小車的加速度過大(即小車過快),可以增加小車質量(在小車上加上適量的砝碼),或減少砝碼的拉力;
根據W=mgs求出砂桶及砂的總重力做功,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點時刻的瞬時速度求A、B的速度,即可得到動能的變化量,從而寫出探究結果表達式,根據此表達式分析所需要的測量儀器.
解答 解:①實驗過程中,為減少誤差,提高實驗的精確度,他先調節木板上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木板平行,目的是消除摩擦帶來的誤差,即平衡摩擦力后,使細繩的拉力等于小車的合力,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②平衡摩擦力后,當他用多個鉤碼牽引小車時,發現小車運動過快,致使打出的紙帶上點數較少,即小車的加速度大,所以應減少小車的加速度,當小車的合力一定的情況下,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適當增大小車的質量,即在小車上加適量的砝碼.
③ABC、他將鉤碼重力做的功當做細繩拉力做的功,經多次實驗發現拉力做功總是要比小車動能增量大一些,從功能關系看出:該實驗一定有轉化為內能的,即試驗 中有存在摩擦力沒有被平衡掉;還有該實驗要求,只有當小車的質量遠大于砝碼的質量時,小車的拉力才近似等于砝碼的重力,故AB錯誤,C正確.
D、因砝碼存在加速度,依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則鉤碼重力會大于細繩拉力,故D正確;
故答案為:①D;②可在小車上加適量的砝碼(或鉤碼); ③CD.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功和速度變化之間的關系實驗,要注意明確實驗原理往往是解決實驗問題的關鍵,該實驗的一些操作和要求與探究力、加速度、質量之間關系的實驗類似可以類比學習.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a處電場強度為零,該電荷運動至此處時速度最大 | |
B. | 兩點電荷QA:QB=3:1 | |
C. | 該電荷一定通過x=a處,但不能到達x=2a處 | |
D. | 該電荷以x=a為中點做往復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點場強大于a點場強 | |
B. | c點電勢低于a點電勢 | |
C. | c、b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c、a兩點間的電勢差 | |
D. | 若將一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正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受力個數不變 | |
B. | 小球立即向左運動,且a=8 m/s2 | |
C. | 小球立即向左運動,且a=10 m/s2 | |
D. | 若剪斷的是彈簧,則剪斷瞬間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10 $\sqrt{2}$ 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飽和光電流一定不同 | |
B. | 因為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所以遏止電壓Uc不同 | |
C. | 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不同 | |
D. | 因為光強不確定,所以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可能相同 | |
E. | 分別用不同頻率的光照射之后繪制Uc~ν圖象(ν為照射光頻率,圖乙為其中一小組繪制的圖象),圖象的斜率可能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這顆衛星軌道平面與東經110.5°的經線平面重合 | |
B. | 通過地面控制可以將這顆衛星定點于杭州正上方 | |
C. | 這顆衛星的線速度大小比離地350 km高的“天宮一號”空間站線速度要小 | |
D. | 這顆衛星的周期一定等于地球自轉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