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除哪項外,均是農桿菌的特點[ ]
A.農桿菌的Ti質粒上有T—DNA |
B.自然條件下只能感染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 |
C.能受到植物傷口處的細胞分泌的大量酚類化合物吸引,移向這些細胞 |
D.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插入到植物細胞染色體的DNA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限制性內切酶的作用實際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學鍵打斷。一種能對GAATTC專一識別的限制酶,打斷的化學鍵是[ ]
A.堿基G與堿基A之間的鍵 |
B.堿基G與堿基C之間的鍵 |
C.堿基A與堿基T之間的鍵 |
D.磷酸與脫氧核糖之間的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人們期盼的春天提前到來的時候,許多生態系統中相互依賴的物種,開始出現生殖發育不同步的危險變化。如圖所示在某國家公園記錄到的隨著橡樹發芽長葉時間的提前出現的一些現象。據圖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圖示相關的食物鏈是“橡樹→毛蟲→鳥” |
B.由于氣溫上升提前的刺激,鳥類哺育幼鳥的時間也提前,適應新環境 |
C.橡樹發芽長葉時間提前,哺育幼鳥時期缺少食物,使幼鳥的成活率下降 |
D.全球變暖將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從“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這個例子來看,群落自然演替的一般方向是[ ]
A.朝著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的方向發展 |
B.朝著更充分利用水分的方向發展 |
C.朝著更充分利用土壤條件的方向發展 |
D.朝著對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經調查,某生態系統中Y、X、Z分別為第一、第二和第三營養級,每個營養級不同物種的個體數量如圖甲所示(圖中每一柱條代表一個物種)。一段時間后個體數量發生變化,結果如圖乙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圖甲 圖乙
A.X營養級的生物被捕食的壓力明顯增加 |
B.Z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對象專一引起的 |
C.Y營養級生物個體數量的變化是由于捕食者對捕食對象有選擇的結果 |
D.X營養級的生物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且其中某種生物處于競爭劣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在光裸的巖地演替為森林的過程中,發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趨勢較為明顯。下列四項趨勢中,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生態特征 | 發展期 | 成熟期 |
A | 營養結構 | 簡單 | 復雜 |
B | 有機物總量 | 較多 | 較少 |
C | 抵抗力穩定性 | 弱 | 強 |
D | 動物類群豐富度 | 較低 | 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生態學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果園中適當增加果樹數量,能提高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 |
C.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是沿食物鏈進行的 |
D.濕地生態系統調節氣候的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2010年夏季,四川和重慶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災,有關當地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持續降雨會引起當地生物種群增長曲線由“J”型變為“S”型 |
B.當地植物基因突變產生的某種新性狀有可能適應水生環境 |
C.持續降雨導致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銳減,抵抗力穩定性減弱 |
D.水分是影響群落水平結構的重要生態因素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某城市的一塊荒地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被改造成另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改造前后的一些變化見下表。據此作出的相關判斷中錯誤的是[ ]
A.改造增加了該區域的濕地面積 |
B.改造后該區域的植物多樣性增加 |
C.改造后該區域的小氣候得到改善 |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生產和生活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二下學期一調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調查種群密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標志重捕法調查得到的種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確的現實反映 |
B.調查某種昆蟲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蟲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樣方法 |
C.五點取樣和等距取樣是樣方法取樣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隨機取樣的原則 |
D.將M只鹿標記,在捕獲的n只鹿中有m只被標記,則該鹿群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