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7年12月6日,為恢復原生態環境,洞庭湖自然保護核心區最后一棵歐美黑楊被砍伐清理。源自歐美的黑楊,喜濕,生長快,適應性強,適合生長在河岸、河灘區域,自從歐美黑楊被引入洞庭湖地區栽種,種植面積迅速擴張,極大地破壞了濕地生態環境,造成了“綠色荒漠”景象,同時降低了濕地的行洪能力。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結合所學知識,以下對洞庭湖的湖水面積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A. 6月至9月份都是長江水補給湖泊水
B. 6月份洞庭湖面積大主要原因是多臺風影響帶來豐富降水
C. 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較緩
D. 7~9月份湖水面積小與流域內伏旱天氣無關
【2】歐美黑楊迅速擴張造成了“綠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減少B. 土壤肥力差
C. 土地退化D. 物種較單一
【3】洞庭湖洲灘等濕地大量種植黑楊導致濕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 增加了湖泊水B. 加劇了泥沙淤積
C.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D. 湖泊水位季節變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云南某地通過新建沼氣池和植樹造林,構建了新型農業生態系統(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該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 該生態系統的建立,提高了各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C. 該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植物是主要成分
D. 沼氣池的建造,提高了該生態系統能量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欲研究大鼠皮膚移植后的皮膚存活率,某同學提出了下面的實驗思路。請以皮膚存活率為指標,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
(要求與說明:A、B系大鼠即為A、B品系大鼠。實驗條件適宜。皮膚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膚片數占總移植皮膚片數的百分比。排斥反應指移植物作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統識別、破壞和清除的免疫反應)
實驗思路:
(1)實驗分組與處理:
組1:取A系大鼠的皮膚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組2:取A系大鼠的皮膚片移植到B系大鼠。
組3:取與組2相同處理并出現排斥反應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細胞,注射到未處理的B系大鼠并將A系大鼠的皮膚片移植到該大鼠。
(2)將上述各組若干只處理后的大鼠進行飼養,每隔一定時間觀測皮膚片的存活狀況并記錄,計算皮膚存活率。
回答下列問題:
(1)預測實驗結果(以坐標曲線圖形式 表示實驗結果,其中橫坐標為皮膚移植后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與討論:
①上述實驗思路中,移植皮膚的受體大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了進一步驗證大鼠對移植皮膚起排斥反應的主要是T淋巴細胞,在實驗思路的分組和處理中,若設置組4,其處理是給予大鼠免疫抑制劑,再移植皮膚片,用免疫抑制劑處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還可設置組5,其處理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進行“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根據實驗的結果繪制出了如下圖所示的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圖,下列有關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
A.在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的不同階段,可能具有相同的種群密度
B.當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其年齡組成為穩定型
C.DE段種群的增長速率為負值,其主要原因是營養物質的缺乏
D.本實驗中不存在對照,酵母菌個體數常用抽樣檢測法獲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純合導致雄性不育而成為雌株,寬葉與窄葉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將寬葉雌株與窄葉正常株進行雜交實驗,其F1全為寬葉正常株。F1自交產生F2,F2的表現型及數量:寬葉雌株749株、窄葉雌株251株、寬葉正常株2250株、窄葉正常株753株。回答下列問題:
(1)與正常株相比,選用雄性不育株為母本進行雜交實驗時操作更簡便,不需進行_____處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______。
(2)為什么F2會出現上述表現型及數量?______。
(3)若取F2中純合寬葉雌株與雜合窄葉正常株雜交,則其子代(F3)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F3群體隨機授粉,F4中窄葉雌株所占的比例為_____。
(4)選擇F2中的植株,設計雜交實驗以驗證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遺傳圖解表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菠菜地生態系統中,菠菜、昆蟲甲、昆蟲乙存在捕食關系。下圖為某年度調查甲、乙兩種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菠菜地的碳循環在菠菜、昆蟲與無機環境之間完成
B.依據隨機取樣原則統計成蟲數量可計算出昆蟲種群密度
C.乙與甲的數量比值代表兩種昆蟲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乙數量的增加會減少甲種群對菠菜的攝食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施用IAA對某種植物主根長度及側根數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促進側根數量增加的IAA溶液,會抑制主根的伸長
B. 去除根尖,有助于側根的數量增加,這體現了頂端優勢
C. 將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葉,會導致側根數量增加
D. 與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長而側根數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進行“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的活動,以黑藻、溶液、精密pH試紙、100W聚光燈、大燒杯和不同顏色的玻璃紙等為材料用具;卮鹣铝袉栴}:
(1)選用無色、綠色、紅色和藍色的4種玻璃紙分別罩住聚光燈,用于探究_____。在相同時間內,用_____玻璃紙罩住的實驗組釋放量最少。光合色素主要吸收_____光,吸收的光能在葉綠體內將
分解為___。
(2)用精密試紙檢測溶液pH值來估算光合速率變化,其理由是_____,引起溶液pH的改變。
(3)若將燒杯口密封,持續一段時間,直至溶液pH保持穩定,此時和三碳酸的含量與密封前相比分別為______。
(4)若將黑藻從適宜溫度移到高溫的溶液環境,一段時間后,其光合作用的強度和呼吸作用的強度分別將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沿海地區的生態系統以森林群落為主體,對維持當地生態平衡有著重要作用;卮鹣铝袉栴}:
(1)從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分析,森林群落中所生存的眾多生物種群相互之間組成了復雜的_____,因而該生態系統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該森林群落在不同季節存在明顯的外貌變化,即群落的_____明顯,這也是群落_____結構的一種表現。
(2)在森林群落中,大氣的含量通常存在晝夜變化和季節變化,這與植物的_____直接相關。
可在大氣圈和_____的界面上進行交換而保持相對平衡。通常情況下,沒有被消費者利用的有機物中的碳,大部分是在生物死亡后______通過作用而重返大氣。
(3)在該生態系統的農業生產區,通過采用農業生態工程的_____技術,發展立體養殖,調整作物的品種和種植面積,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家系圖,其中一種遺傳病為伴性遺傳。人群中乙病的發病率為1/256。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和
的基因型不同
C.若與某正常男性結婚,所生正常孩子的概率為25/51
D.若和
再生一個孩子,同時患兩種病的概率為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