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兩個動物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這期間兩種群沒有遷入和遷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乙兩種群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_,這種關系對于甲種群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a~b年間,甲種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年齡組成最可能為______型;乙種群數量先增后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由于某種原因,草地面積大量銳減,甲乙兩個種群的生物數量都會急劇下降。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人體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方框甲、乙代表神經中樞.嬰兒可以無意識排尿,成人在適宜的環境下才排尿.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嬰兒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為:A →B→乙→D→E
B. 尿意不可能在圖中的乙方框處產生
C. 興奮在C處的傳遞(導)速度快于D處
D. 由甲發出的傳出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神經遞質不一定能引起乙的興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連續兩年對某島嶼社鼠種群的數量和性別比例(♀:♂)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據圖可知,不同季節社鼠雌性個體和雄性個體生存能力不同
B.性別比例是通過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來影響社鼠種群數量變化的
C.從春季到夏季,社鼠雌性個體存活率要小于雄性個體
D.第二年的秋季,該島嶼上社鼠種群數量比第一年的更少可能與環境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機體缺氧時,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酶,該酶作用于肝臟所生成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使其轉變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SF)。促紅細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使周圍血液中紅細胞數增加,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饋性地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圖所示)。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促紅細胞生成素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的生成,這屬于負反饋調節
B.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還能產生淋巴細胞,參與免疫調節
C.促紅細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細胞是紅細胞,紅細胞數量增加可增加攜氧能力,改善缺氧
D.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含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實驗材料在不同條件下測定的反應速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相對于a溫度,對照組在b溫度條件下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更顯著
B.a溫度條件下,FeCl3、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應速率分別為B、C
C.b溫度條件下的H2O2酶的活性比a溫度條件下的強
D.在任何條件下,酶的催化效率都大于無機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細胞的局部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結構3上能發生水的光解、結構4中有糖類的生成
B.結構4、5中含有多種酶
C.該細胞產生的丙酮酸可在結構a中被徹底氧化分解
D.結構a、b增大膜面積的方式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二倍體生物(基因型為AaBb)的細胞進行一次完整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數量變化的相關曲線,其他時期染色體和基因均無突變發生,也不考慮片段交換,下列關于a~b段分析錯誤的是( )
A.可能是同源染色體未分離所致
B.可能是著絲粒分裂后的子染色體未分離所致
C.細胞內可能還存在等位基因
D.細胞內可能不存在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普通水稻植株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24,自然條件下均表現為感病性狀(aa)。經X射線處理后得到了一種抗病品種M,經檢測發現體細胞中7號染色體有三條,其染色體和基因組成,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判斷普通水稻是二倍體的依據是____________。其體細胞中的一個染色體組有___________條染色體。
(2)M是一種三體抗病水稻,新品種M發生的變異類型是___________。
(3)M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聯會時期的細胞中,可觀察到___________個四分體,此時細胞中A基因和a基因分別有_____________個。
(4)該三體抗病水稻M與正常感病水稻雜交,假設減數分裂過程中,任意兩條7號染色體聯會,第三條7號染色體隨機移向細胞一極,則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③表示操作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②表示攪拌,需要將細菌攪碎,使細菌內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B.T2噬菌體只能寄生在大腸桿菌的細胞內,呼吸作用類型為無氧呼吸
C.若選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實驗,則①的培養時間長短,對實驗結果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
D.若選用32P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實驗,則證明了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根據碳循環的部分過程進行的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碳循環是指含碳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往復循環
B.參與②過程的生物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C.③過程增強后②過程隨之增強,不能通過增強③減少大氣中CO2
D.溫室效應是因為①的存在,有效措施是禁止化石燃料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