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球藻是一種單細胞的綠藻,它是生物實驗室中一種重要的實驗植物。美國科學家卡爾文等用小球藻作實驗材料,發現了有關植物光合作用的“卡爾文循環”,卡爾文因此獲得了 1961 年諾貝爾化學獎。如圖為卡爾文循環反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卡爾文循環的反應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圖可知,卡爾文循環可分為三個階段:CO2 的攝取期(羧化階段)、碳還原期和 RuBP 再生期,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其中屬于暗反應中 CO2 的固定階段的是圖中的 CO2 的攝取期,這一步反應的意義是把原本并不活潑的____________分子活化;屬于暗反應中 C3 的還原階段的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該階段所需的 ATP 和 NADPH 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子 CO2 經過一次循環后最終可得到______________分子葡萄糖。
(2)實驗人員用小球藻、綠色植物作實驗材料,以甲、乙裝置來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與 NaHCO3 溶液濃度之間的關系,實驗結果如圖丙、丁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丙圖為甲裝置中小球藻的 CO2 吸收速率曲線,c 點以后 CO2 吸收速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圖為乙裝置中綠色植物的 CO2 吸收速率曲線,B點以后限制 CO2 吸收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若乙裝置中的 NaHCO3 溶液的量一定,則隨著測試時 間 的 延 長 , 綠色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漸下降,原 因 是 密 閉 的 鐘 罩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葉綠體中的_____(填“C3”或“C5”)含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高等動、植物細胞融合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
(1)若上圖表示植物細胞融合的過程,欲將丁細胞培育成植株,可選用____________技術,這一培養過程主要經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兩個階段。
(2)若上圖表示動物細胞融合的過程,過程①區別于植物細胞常用的誘導劑是________________,丁細胞稱為_________。此過程中對動物細胞進行培養時,培養基中除必要的營養外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
(3)若上圖表示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部分過程,甲細胞為小鼠的骨髓瘤細胞,則乙細胞為____________。在分離乙細胞之前,應對小鼠進行的處理是__________。只考慮兩個細胞融合,獲得的丙細胞有___種。
(4)過程②篩選得到的丁細胞的特點是___________。上述制備過程涉及到的生物技術有_________。獲得丁細胞后進行體內培養或體外培養,可提取到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的優點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肺細胞中的let-7基因表達減弱,癌基因RAS表達增強,會引發肺癌。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let-7基因導入肺癌細胞實現表達,發現肺癌細胞的增殖受到抑制。該基因工程技術基本流程如圖1。
(1)基因工程的步驟中,過程①為______;載體應有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以驅動let-7基因轉錄,該部位稱為_________。進行過程②時,需用____酶處理貼附在培養皿壁上的細胞,以利于細胞培養。
(2)let-7基因需采用PCR技術擴增,PCR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包含:擴增緩沖液(含Mg2+)、水,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模板DNA、耐高溫的DNA聚合酶、引物Ⅰ和引物Ⅱ等,其中,模板DNA是指______。
(3)直接檢測let-7基因是否轉錄,可從細胞中提取______進行分子雜交,肺癌細胞增殖受到抑制,可能是由于細胞中let-7基因的轉錄產物與______結合,從而導致____含量減少引起的。let-7基因表達調控的實質是______過程受阻。
(4)現有一長度為1000堿基對(bp)的DNA分子,用限制酶切開后得到仍是長度為1000bp的DNA分子,說明此DNA分子的形態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養生功能。下圖是兩位同學制果酒和果醋時使用的裝置。同學甲用A(帶蓋的瓶子)裝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適量葡萄汁,發酵溫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將瓶蓋擰松一次(注意不是打開瓶蓋),之后再將瓶蓋擰緊。當發酵產生酒精后,再將瓶蓋打開,蓋上一層紗布,溫度控制在30~35℃,進行制果醋的發酵。同學乙用B裝置,溫度控制與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階段充氣口用夾子夾緊外,排氣的橡膠管也用夾子夾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夾子放出多余的氣體。制果醋階段適時向充氣口充氣,經過20天左右,兩位同學先后完成了自己的發酵制作。據此回答有關問題:
(1)酵母菌與醋酸桿菌在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后者______。從制酒和制醋兩階段對裝置的處理方式判斷,酵母菌和醋酸桿菌的異化作用類型依次是______。
(2)同學甲在制酒階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將瓶蓋擰松一次,但又不打開,這樣做的目的是___。
(3)用反應式表示出制酒過程剛開始時發生的主要化學變化:______。
(4)B裝置中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相連,這樣做的原因是___。
(5)葡萄汁為酵母菌、醋酸桿菌等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的營養成分是_____。在果酒制作時,為檢測酒精的產生情況,所使用的試劑以及呈現的顏色是_________________。
(6)制作過程一般不需要額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桿菌即可完成。為了提高果酒品質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養的酵母菌。利用___培養基可分離獲得較為純凈的酵母菌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設計引物,運用PCR技術可以實現目的基因的定點誘變。如圖為基因工程中獲取突變基因的過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個堿基T不能與目的基因片段配對,但不影響引物與模板鏈的整體配對,反應體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別設計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識別位點。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引物中設計兩種限制酶識別位點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
B. 在PCR反應體系中還需要加入4種游離核苷酸、解旋酶、Taq酶等
C. 第3輪PCR,引物1能與圖中②結合并且形成兩條鏈等長的突變基因
D. 第3輪PCR結束后,含突變堿基對且兩條鏈等長的DNA占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蘋果酒的發酵裝置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隨著發酵時間延長,酒精積累量越來越多,由于過高濃度酒精對酵母菌發酵起抑制作用,發酵后期酒精產生速率越來越慢
B.集氣管中的氣體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
C.發酵過程中酵母種群呈“S”型增長
D.若發酵液表面出現菌膜,最可能原因是發酵瓶漏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物質跨膜運輸的示意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A.該物質跨膜運輸的順序為丙→乙→丁→甲
B.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方式與該物質的運輸方式相同
C.該物質跨膜運輸過程中需要消耗 ATP
D.用藥物抑制載體蛋白的活性會影響該物質的運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雜交瘤細胞制備示意圖。骨髓瘤細胞由于缺乏次黃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在HAT篩選培養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NA,無法生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用滅活的仙臺病毒誘導細胞融合
B.兩兩融合的細胞不一定能在HAT培養液中生長
C.體細胞雜交技術可用于克隆動物和制備單克隆抗體
D.細胞膜的流動性是細胞融合的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纖維素、糖原不同的原因是組成其基本單位的排列順序不同
B.組成 DNA 和 RNA 的元素種類不同,含氮堿基也不完全相同
C.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時,生成的水中的氧來源于氨基酸的羧基
D.等質量的脂肪和糖類氧化分解,脂肪釋放能量多,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單倍體育種通常要用到花藥離體培養。下圖是某二倍體植物花藥育種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過程①所用的花藥需在體積分數為70%乙醇中浸泡30 min
B.過程②的培養基中需添加較高濃度的細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
C.過程④應將煉苗后的植株移栽到含有蔗糖和多種植物激素的基質上
D.過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篩選獲得純合的二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