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這兩種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學家用某種植物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
A. 濃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長素會抑制該植物莖段的生長
B. 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含量達到M值時,植物開始合成乙烯
C. 該植物莖中乙烯含量的增加會促進生長素的合成
D. 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和乙烯的含量達到峰值是同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生長素及其類似物對番茄(兩性花)生長發育影響的探究。請回答有關問題:
(1)上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番茄根和莖生長的影響。若番茄幼苗已表現出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面的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面生長素濃度范圍是___。
(2)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生長素類似物2,4-D對無籽番茄果實生長發育的影響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
①驗結果能否說明2,4-D對無籽番茄果實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______。理由是_____。
②完善進一步探究2,4-D促進無籽番茄果實生長的最適濃度范圍的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擇健壯、生長狀態一致、處于花蕾期的番茄植株,進行________處理之后均分為若干組并編號;
第二步:在______(mg/L)濃度之間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2,4-D水溶液;
第三步:分別將等量且適量的上述系列濃度的2,4-D水溶液涂抹對應組的番茄子房;
第四步: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_____,再計算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種牛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的體色為紅褐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紅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是紅褐色,雌牛則是紅色。一頭紅褐色的母牛生了一頭紅色小牛,這頭小牛的性別及基因型為( )
A. 雌性,Aa B. 雄性,Aa
C. 雄性或雌性,aa D. 雌性,aa或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非洲某草原生態系統有如下食物網:
(1)當這個草原生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時,輸入系統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輸出系統的能量;生態系統輸出的能量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人類干預作用前,這個草原生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此時這塊草原的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為300萬千焦。按10%的傳遞效率進行能量流動,設一種生物被下一個營養級各種生物平均攝食,此時獅群獲得的能量正好維持一個種群的生存。這時獅群獲得的能量是________萬千焦。
(3)后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干擾,鼠類大量繁殖,種群密度大增。此時鼠類攝取的能量占本營養級的2/3。其仍按10%能量流動,其他生物量被下一個營養級各種生物平均攝食,計算人類干預后,獅群能夠獲得的能量為________萬千焦。如果獅群維持原有的種群數量繼續生存,獅子的捕食區域的面積應是原來的________倍。如果草原的面積有限,則預測獅子種群的密度將會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植物激素直接參與細胞代謝。
B. 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幾乎所有生命活動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調節。
C. 任何一種植物激素都可以單獨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
D. 植物體內生長素合成量的多少只影響細胞的伸長,并不影響其它植物激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是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該植物組織切片的細胞分裂的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顯微鏡下持續觀察處于圖乙D圖的細胞,但不能看到染色體往兩極移動,其原因是__。
(2)觀察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可選擇__(填圖甲中的字母編號)區細胞,③和④過程屬于細胞生命歷程的__。
(3)若下圖E、F、G、H表示該植物個體花粉產生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的a、b、c三種結構或物質的數量變化。
根據a、b、c在不同時期的數量變化規律,判斷a物質是:__。若E、F、G、H類型的細胞屬于同一次減數分裂,那么四者出現的先后順序是__,E、F、G、H的細胞中肯定無同源染色體的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有關遺傳信息傳遞的模擬實驗。下列相關敘述中合理的是
A. 若X是RNA,Y是DNA,試管內必須加入逆轉錄酶和RNA聚合酶
B. 若X是mRNA,Y是蛋白質,則試管內必須加入氨基酸和其他RNA
C. 若X和Y都是DNA,則試管內必須加入核糖核苷酸和DNA聚合酶
D. 若X是DNA,Y是RNA,則試管內必須加入解旋酶和逆轉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