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解。圖中A、B、C代表三個營養級,數字均為實際測得的,單位為百萬千焦。
請回答:
(1)請將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填寫在圖中的方框內。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通過同化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
(2)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為______%,從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傳遞效率為________%。
(3)次級消費者通過異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圖可知,下個營養級不能得到上個營養級的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營養級生物體內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個營養級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還有少量能量被________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型為YyRr的黃圓豌豆自交,其子代表現型分別為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它們之間的數量比是
A. 1:1:1:1B. 3:1:3:1C. 3:3:1:1D. 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甲中ⅠⅤ表示植物細胞某些代謝過程,ae表示相關物質。圖乙是將植物置于密閉玻璃罩內,在30℃恒溫條件下,測定該植物對某氣體的吸收或釋放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請分析回答:
(1)甲圖中在生物膜上發生的生理過程有_________(用圖中數字表示)。d是________,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若該植物細胞吸收18O2,18O _________(能或不能)出現在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中。
(2)乙圖b點時罩內該氣體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其葉肉細胞中該氣體的產生量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消耗量。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則將溫度從30℃降低到25℃時,a點將向_________移,d點將向_________移。
(3)若測得種子萌發吸收氧氣與釋放二氧化碳的體積比為1:3, 則種子胚細胞的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為_________。
(4)大田種植大豆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除了圖中所示,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還有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圖中可以總結出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3)人類對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調查研究,其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是某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對該家系中的1—4號個體進行基因檢測,并將各自含有該遺傳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關DNA片段用電泳法分離,使正常基因A顯示一個條帶,患病基因a則顯示為不同的另一個條帶,結果如下圖乙。下列有關分析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 條帶2的DNA片段含有該遺傳病致病基因
B. 乙圖中的編號c對應系譜圖中的4號個體
C. 3號與該遺傳病患病基因攜帶者結婚,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4
D. 系譜圖中9號個體的基因型與3號個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干細胞的三個發育途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A細胞形成的B細胞仍然保持著其特有的________能力,A細胞到C細胞的過程是________由控制的。
(2)如果A細胞的子細胞不能分化和凋亡,只保留自我更新的途徑,表明A細胞發生了________,發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A細胞分化成D細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4)若D細胞是正在衰老的細胞,該細胞中結構⑧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結構①的生理活動________。
(5)若A是卵原細胞,經________形成D(卵細胞),則產生4個D細胞,需要________個A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草履蟲以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繁衍
B. 蝌蚪尾的消失是通過細胞凋亡實現的
C. 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導致癌細胞無限增殖
D. 老年人骨折后愈合得慢與成骨細胞衰老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