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其基因分別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遺傳病,Ⅱ-7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慮家系內發生新的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病和乙病的遺傳方式分別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和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 Ⅱ-6基因型為DDXABXab或DdXABXab
C. Ⅲ-13患兩種遺傳病的原因是Ⅱ-6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兩條X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片段交換,產生XAb 的配子
D. 若Ⅲ-15為乙病致病基因的雜合子、為丙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結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XY型性別決定生物(2n=4)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B. 若染色體①有基因A,則④肯定有基因A
C. 若圖中的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表示Y染色體
D. 若①和⑤上的基因有所不同,則說明形成此細胞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或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片段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無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無絲分裂是真核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B. 遺傳物質也要復制和平均分配
C. 分裂過程中不出現紡錘絲 D. 分裂過程中不出現染色體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R型菌轉化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與嘧啶堿基比例不變
B. 整合到R型菌內的DNA分子片段,可以直接表達出產物莢膜多糖
C. 進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能有多個RNA聚合酶結合位點
D. S型菌DNA整合到R型菌內屬于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制作生態缸的實驗中,以下關于生態缸設計的原理敘述不正確的是
A.要用無色透明玻璃,保證能量能輸入生態缸
B.要定期通氣,以保證各種生物的正常呼吸
C.要放在散射光處,以避免缸內的溫度過高
D.水量應為容器的4/5,以使缸內儲備一定量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藥物A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用不同濃度的藥物A處理海拉細胞,得到結果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隨藥物A濃度增加,G1期細胞所占比例增加
B. 藥物A可使海拉細胞停留在G2/M期
C. 藥物A可抑制海拉細胞的DNA復制
D. 藥物A抑制海拉細胞的最適濃度是50μg/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某遺傳病受一對基因(T、t)控制。3個復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對染色體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為IAIB,O血型的基因型為ii。兩個家系成員的性狀表現如下圖,Ⅱ—3和Ⅱ—5均為AB血型,Ⅱ—4和Ⅱ—6均為O血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以看出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Ⅱ-2基因型為Tt的概率為___________。
(2)如果Ⅲ-1與Ⅲ-2婚配,則后代為O血型、AB血型的概率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1與Ⅲ-2生育一個正常女孩,可推測女孩為B血型的概率為___________。若該女孩真為B血型,則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下圖為某種轉基因抗病棉花培育過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 PCR技術利用的基本原理是 ___。利用該技術擴增目標DNA片段(子鏈的延伸方向從5'→3'),應選擇圖巾的引物____(填字母)與模板DNA結合。
(2)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常用兩種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獲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防止____和反向連接。
(3)將重組質粒導入植物細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我國科學家將重組質粒導入棉花受體細胞所用的方法是____。
(4)重組細胞經過G、H過程成功地培育出了轉基因抗病毒馬鈴薯植株,此過程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該技術廣泛應用于___ 、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等育種過程。
(5)研究表明,轉基因植物可以通過花粉將外源基因擴散到其他植物,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的危害。因此,科學家設法將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葉綠體基因組中,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目的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植物固定CO2的方式比較特殊,夜間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白天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過程如圖1所示;圖2表示不同地區A、B、C三類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變化曲線。請據圖分析并回答:
(1)圖1所示植物細胞對應圖2中的___________類植物(用字A、B、C表示),其在中午12點時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來源除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外還有來自__________________,該植物在夜間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
(2)在上午10點時,突然降低環境中CO2濃度后的一小段時間內,圖2中植物A、B細胞中C3含量的變化分別是___________。
(3)m點是曲線C與X軸交點,影響m點向左移動的因素有___________。
A.植物缺鎂 B.調整溫度使之更適合光合作用 C.天氣轉陰 D.C02濃度適當上升 E.C02濃度適當下降
(4)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濃度和適宜溫度下,把圖2中A植物葉片置于5千勒克斯(光合作用總速率為44mgCO2/100cm2葉·小時)光照下14小時,其余時間置于黑暗中(細胞呼吸速率為6.6 mgCO2/100cm2葉·小時),則一天內該植物每25cm2葉片葡萄糖積累量為___________mg(用CO2的凈吸收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