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早春地膜覆蓋(播種后在地表覆蓋一層透明薄膜并密封)有利于提高地表溫度和濕度,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圖為從地膜覆蓋農田中取一獨立樣方進行研究后,繪制的從播種到幼苗期間氧氣含量的變化曲線圖(其它生物的影響忽略不計)。據圖回答:
(1)小麥種子富含淀粉,潮濕的小麥種子容易發芽,種子發芽過程中,淀粉最終水解成______,其為_______糖,可用______試劑鑒定。潮濕的小麥種子也容易發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播種后第2天,細胞有氧呼吸增強,種子細胞內需水較多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
(3)0-5天內,若種子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相同,則無氧呼吸產生的CO2為______ 微摩爾.第5天起,含______(元素)的無機鹽需求量會增多以用于合成葉綠素,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除葉綠體外還有______。8-14天,地膜覆蓋樣方內氧含量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探究地膜覆蓋后溫度和濕度哪個是影響種子萌發的主要因素,取自然條件、播種方式相同的A、B、C、D四個獨立樣方:A保持自然狀況;B、C、D地膜覆蓋后,B自然生長;C控制溫度同B、濕度同A; D控制溫度同______、濕度同______.比較四個樣方內種子出芽所需時間長短,若所需時間由長到短順序為______,則濕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既具有統一性,也具有多樣性
B. 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含有葉綠體
C. 細胞內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與細胞的功能相適應
D. 各種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染色體和染色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都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B. 都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C. 二者是不同物質在同一時期的兩種形態D. 都只存在于細胞核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B、C分別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域內植物的分布狀況。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溫度是造成這三個區域內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異的主要生態因素
B. 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C. C處植物的分層現象主要是因為光照的影響
D. 影響B處植物出現明顯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異性H-Y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養液中添加H-Y單克隆抗體,篩選胚胎進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應器進行生物制藥。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此過程利用了動物細胞培養技術
B. H-Y單克隆抗體由骨髄瘤細胞分泌
C. 培養鑒別后的雄性胚胎用于生產藥物
D. 目的基因與含有血紅蛋白基因的啟動子的載體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無機鹽的功能無關的是 ( )
A. 是細胞中的能源物質之一
B. 是某些重要的復雜化合物的組成成分
C. 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
D. 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真核生物的性狀從根本上來說決定于
A. tRNA上堿基的排列順序 B. mRNA上堿基的排列順序
C. DNA上堿基的排列順序 D.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對番茄品種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響。請回答問題。
(1)據圖1分析,比較甲、乙兩種番茄,土壤含水量對它們的光合作用速率影響____________(填“基本相同”或“差別很大”)。當土壤含水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70%時,土壤含水量不成為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
(2)為進一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員測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條件下番茄葉片的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和胞間CO2濃度。結果如圖2。
①綜合圖1和圖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時,_______________(“氣孔導度”或“胞間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與番茄光合速率的變化趨勢相似。
②隨著土壤含水量降低,氣孔導度降低,胞間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漸升高,對此有兩種不同觀點:觀點一認為水分虧缺導致光合產物的__________變慢,導致細胞內光合產物積累,阻礙了CO2吸收利用;觀點二認為水分虧缺導致葉綠體片層結構破壞,從而直接影響____反應,而且不能恢復。
(3)為驗證上述觀點,將培養在_____________條件下的番茄幼苗分為兩組,實驗組番茄幼苗進行_________________處理,對照組保持原有狀態。若實驗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則觀點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下圖表示位于甲狀腺細胞膜內側的G蛋白與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結合形成G蛋白偶聯受體后被活化,進而引起細胞內一系列代謝變化的過程。請回答:
(1)促甲狀腺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__分泌的,它與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結合形成G蛋白偶聯受體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推測“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應是促進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上圖的作用機理也說明激素調節的特點之一是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體不同組織細胞的相同DNA進行①過程時啟用的起始點________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該功能蛋白A起催化作用,說明功能蛋白A基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科研人員發現有些功能蛋白A分子量變小,經測序表明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確,但從某個谷氨酸開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丟失,則功能蛋白A基因轉錄的模板鏈上相應的位置堿基發生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谷氨酸密碼子:GAA、GAG,終止密碼子:UAA、UAG、UG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