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心法則揭示了生物遺傳信息由DNA向蛋白質傳遞與表達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c、d所表示的四個過程依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需要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________(用圖中的字母回答)。
(3)a過程發生在真核細胞分裂的________期。
(4)在真核細胞中,a和b兩個過程發生的主要場所是______。
(5)能特異性識別信使RNA上密碼子的分子是________,后者所攜帶的分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群的ABO血型是由三個基因,即IA, IB,i控制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IA與IB互為非等位基因
B.一種血型對應一種基因型
C.基因IA與IB不存在顯隱性關系
D.只有A型血人的紅細胞膜上有A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細胞水平看,下列能說明生物界具有統一性的是
A.生物界共用一套基本的遺傳密碼B.動物、植物和真菌細胞中的內質網很難區分
C.海豚的鰭肢、蝙蝠的翼手有相似的結構模式D.不同細胞內的DNA的結構單體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群體中的性別比例為1∶1,原因是( )
A.雌配子數∶雄配子數=1∶1
B.含X的配子數∶含Y的配子數=1∶1
C.含X的卵細胞數∶含Y的精子數=1∶1
D.含X的精子數∶含Y的精子數=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白化病基因攜帶者在人群中的概率為1/200,F有一表現型正常的女人,其雙親表現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該女人和一個沒有親緣關系的男人結婚。試問,生一個白化病孩子的概率為
A.1/1200 B.1/9 C.1/600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家族遺傳系譜圖。設甲病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乙病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據查Ⅰ-1體內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甲病屬于( )遺傳
A. 常染色體顯性 B. 常染色體隱性
C. 伴X染色體顯性 D. 伴X染色體隱性
【2】乙病屬于( )遺傳
A. 常染色體顯性 B. 常染色體隱性
C. 伴X染色體顯性 D. 伴X染色體隱性
【3】Ⅰ-1的基因型是( )
A. AaXBY B. AaXbY C. AAXBY D. AAXbY
【4】Ⅰ-2產生含aXb的卵細胞所占的比例為( )
A. 1/2 B. 1/4 C. 1/8 D. 0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個同時患兩種病的孩子,那么他們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幾率是( )
A. 1/4 B. 1/2 C. 1/8 D.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青年農民利用自己學習的生態學知識在自家庭院里建了一個小型農業生態系統,年創收幾萬元。下圖是該家庭生態工程的模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從圖中可知,人類生活中所需的能源來自于太陽能、沼氣等。利用這些能源與利用煤炭相比,突出的優點是 。
(2)該生態工程中的能量能夠更多地被人類利用,原因是 。
(3)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
(4)據生態工程中的物種多樣性這一原理,有人認為生態農業建設中,應使食物鏈越長、營養級越多越好,你是否支持這一觀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選取體長、體重一致的斑馬魚隨機均分成對照組和訓練組,其中訓練組每天進行運動訓練(持續不斷驅趕斑馬魚游動),對照組不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兩組斑馬魚在靜止時及相同強度運動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線粒體基質中轉化形成的
B.靜止時斑馬魚所需ATP主要在細胞質基質生成
C.運動訓練可降低無氧呼吸在運動中的供能比例
D.運動訓練可降低斑馬魚靜止時的無氧呼吸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14CO2 “飼喂”葉肉細胞,讓葉肉細胞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一段時間后,關閉光源,將葉肉細胞置于黑暗環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葉肉細胞利用14CO2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B.OA段葉肉細胞中五碳化合物濃度有所下降
C.AB段三碳化合物濃度不變的原因是14CO2 消耗殆盡
D.B點后曲線上升是因為黑暗條件下,葉肉細胞內無[H]和ATP的供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