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調控,A基因控制色素 的合成(A:出現色素,AA和Aa的效果相同),B為修飾基因,淡化顏色的深度(B: 修飾效應出現,BB和Bb的效應不同)。現有親本P1(aaBB,白色)和P2(AAbb,紅色) 雜交實驗如圖:
(1)上述雜交實驗表明,A和a、B和b這兩對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遵循 定律。控制紅花的基因型有 種,F2紅花植株中雜合體出現的幾率是 。
(2)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純合個體約占 。
(3)若另有親本P3(白色)和P4 (紅色)雜交,F1全為粉紅色,F1自交,F2中紅色:粉色:白色=1:2:1,則親本組合為 (填基因型)。寫出F1自交出現F2的遺傳圖解(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模式圖,圖中W是紅眼基因,w是白眼基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圖表示的是雌性果蠅,細胞中含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
B.W、w和D、d這兩對基因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自由組合
C.細胞中有一個染色體組,由Ⅱ、Ⅲ、Ⅳ和X組成
D.該個體若與另一只紅眼果蠅交配,后代中所有白眼果蠅均為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正確的是
A. 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種好氧菌,所以在制作過程中需通氧氣
B. 果酒的制作需用酵母菌,在缺氧、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
C. 醋酸菌能將果酒變成果醋
D. 當氧氣、糖源充足時,醋酸菌可將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遺傳和變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會導致所在DNA結構的改變
B.秋水仙素抑制著絲點的分裂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
C.單倍體植株表現出植株矮小、種子不飽滿等性狀
D.大腸桿菌不能發生基因重組,但可發生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大腸桿菌接種在徹底滅菌的培養基表面時,關于接種環劃線的操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劃線前灼燒接種環 B. 將最后一區的劃線與第一區相連
C. 每區劃三至五條平行線 D. 不要劃破培養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北京的優良品種甘藍,葉球重量達3kg,引種到西藏拉薩后葉球重量可高達7kg,葉球增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改變甘藍環境后引起其基因突變
②高山日照強而長,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積累
③拉薩空氣污染少,更適合于形成大葉球
④高原晝夜溫差大,晚上低溫,呼吸弱,消耗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植物橫放,莖彎曲向上生長,根彎曲向下生長。這與重力影響生長素的分布和根、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有關,關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處生長素濃度較B處高,莖對生長素敏感性高,A處生長受抑制,B處生長快,莖向上生長
B.D處生長素濃度較C處高,根對生長素敏感性高,D處生長受抑制,C處生長快,根向下生長
C.C處生長素濃度較D處高,根彎曲向下生長
D.B處生長素濃度較A處低,莖彎曲向上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紫羅蘭花瓣形態的單瓣和重瓣是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對性狀,自然界中紫羅蘭大多為單瓣花,偶見更美麗的重瓣花.研究人員做了如下研究:
(1)讓單瓣紫羅蘭自交得F1,再從F1中選擇單瓣紫羅蘭繼續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50%的單瓣紫羅蘭和50%重瓣紫羅蘭,所有的重瓣紫羅蘭都不育(雌、雄蕊發育不完善).過程如圖所示:
(1)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推測:紫羅蘭花瓣單瓣和重瓣的遺傳遵循 定律, 為顯性性狀.
(2)取上面實驗中F1的單瓣紫羅蘭花粉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幼苗,繼續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植株只表現為重瓣,說明:親代單瓣紫羅蘭中含有 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 基因的花粉可育.
(3)研究發現,引起某種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體發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
①綜合上述實驗推斷:染色體缺失的 配子可育,而染色體缺失的 配子不育.
②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體上,B﹣、b﹣表示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發生部分缺失,F1單瓣紫羅蘭產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產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4)現有基因型分別為BB、Bb、bb、B_b、bb_等5種紫羅蘭,欲通過實驗進一步驗證(3)中的推斷,需選擇基因型為 的親本組合進行 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