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1)試管A和B對照,說明酶具有 .
(2)試管A和C對照,說明酶的活性受 影響.實驗中的自變量是 .
(3)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的加熱方式為 .
(4)A、B、C試管中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中4號為X病患者,對1、2、3、4進行關于X病的基因檢測,將各自含有X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關DNA片段(數(shù)字代表長度)用層析法分離,結果如圖乙.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長度為7.0單位的DNA片段含有X病基因
B.系譜圖中3號個體的基因型與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l00%
C.乙圖中的個體d是系譜圖中的4號個體
D.3號個體與某X病基因攜帶者結婚,生一個X病孩子的概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肺炎雙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敗血癥.已知有許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這些有毒菌株的細胞外面有多糖類的膠狀莢膜,保護它們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機構破壞.以下是1928年英國科學家Grffth所做的實驗,據(jù)圖回答:
(1)從D組實驗中的老鼠體內可分離出 .
(2)A、B、C、D四組實驗中, 組為對照實驗.
(3)為了解釋上述實驗現(xiàn)象,1944年艾弗里科學家從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質和多糖莢膜等成分,分別與R型菌一起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xiàn):①S型細菌的DNA與R型活菌混合,將混合物注入老鼠體內,可使老鼠致死,這說明 .
②S型細菌的蛋白質或多糖莢膜與R型活菌溫合并注人老鼠體內,老鼠 .
③上述轉化實驗直接證明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遺傳的問題.
(1)圖1是人類性染色體的差別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圖.有一種遺傳病,僅由父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兒,該致病基因位于圖中的 部分.
(2)圖2是某家族系譜圖.
①甲病屬于 遺傳病.
②從理論上講,Ⅱ﹣2和Ⅱ﹣3的女兒都患乙病,兒子患乙病的幾率是.由此可見,乙病屬于 遺傳病.
③若Ⅱ﹣2和Ⅱ﹣3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同時患兩種病的幾率是 .
④設該家系所在地區(qū)的人群中,每50個正常人當中有1個甲病基因攜帶者,Ⅱ﹣4與該地區(qū)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女子結婚,則他們生育一個患甲病男孩的幾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1)該圖中,含有氨基的是 ,含有羧基的是 , 表示肽鍵的是 。 (本題填基團標號)
(2)該化合物由 個氨基酸分子失去 個水分子而形成,這種反應叫做 反應。
(3)該圖所示化合物的名稱是: 。
(4)組成該化合物基本單位的分子,其結構通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②的生理過程叫 ,該過程的模板是[ ] 中的 鏈.
(2)乙圖中翻譯的模板是[ ] ,運載氨基酸的工具是[ ] .
(3)乙圖中核糖體在mRNA上相對運動的方向是由 向 .
(4)人體細胞內遺傳信息的傳遞包括甲圖所示的 (用序號回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細胞周期問題.
(1)核膜由 組成,圖甲中②與圖乙中[] 的形成有關.
(2)甲圖核孔對物質的運輸 (具有/不具有)選擇性;蛋白質分子進入細胞核的方式與進入細胞的方式 (相同/不同).
(3)乙圖中小泡 (填字母)內含有的 能夠殺死細菌等病原體.
(4)下列過程體現(xiàn)生物膜信息傳遞功能的是 .(多選)
A.蔗糖溶液使洋蔥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
B.抗原刺激引發(fā)記憶細胞增殖分化
C.胰島素調節(jié)靶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
D.傳出神經(jīng)細胞興奮引起肌肉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是否可以穩(wěn)定維持和表達其遺傳特性,只有通過鑒定和檢測才能知道。下列屬于目的基因檢測和鑒定的是( )
①檢測受體細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檢測受體細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信使RNA ④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出蛋白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相同點是( )
①都在線粒體中進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產生ATP ⑤都經(jīng)過生成丙酮酸的反應.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