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列關于如圖所示黏性末端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催化產生的
B.甲、乙之間可形成重組DNA分子
C.DNA連接酶作用位點在b處,催化磷酸基團和脫氧核糖之間形成化學鍵
D.甲、丙之間不能形成重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調定點學說認為,人體內存在體溫調定點,當體溫偏離調定點時,機體能通過調節使體溫回到調定點水平。細菌感染能引起人體產生致熱原而引起體溫調定點改變進而導致發燒。圖甲表示某發燒病人體溫測量記錄圖,圖乙表示此過程中的部分調節途徑(圖中字母代表結構或器官,數字代表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B段調定點比正常人高,④分泌減少
B.BC段調定點比正常人高,產熱量與散熱量平衡
C.CD段病人大量出汗,①分泌減少
D.F的生命活動受②③④的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某一時刻有一田鼠種群遷入了某草原生態系統,研究小組繪制了如下圖曲線。對此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理論上,該種群數量變化可呈現圖中的“J”型曲線,則其種群增長率λ=2
B.圖中實線和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因環境阻力而減少的個體數,這種變化可引起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從而可導致生物進化
C.如果遷入時田鼠的種群數量a,而且每繁殖一代種群數量比原來增加m倍,則在此條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種群數量為a(1+m)n
D.在圖中所示的某時刻進行滅鼠,但一段時間后田鼠的數量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滅鼠藥對田鼠進行了選擇,導致種群抗藥性個體不斷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據此分析,其體內最可能發生的是( )
A.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D.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加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內體溫與水鹽調節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當受到寒冷刺激時,a、b、c、d四種激素的分泌均會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進骨骼肌與內臟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
③寒冷能刺激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進而直接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體溫
④下丘腦內具有滲透壓感受器,同時能合成e激素
⑤下丘腦是體溫調節中樞,是機體形成冷覺、熱覺的部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囊性纖維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患者肺部黏液堆積,易被細菌反復感染, 累及多個臟器,嚴重時導致死亡。下圖表示某家系中,囊性纖維病(基因為A、a) 和紅綠色盲(基因為B、b)的遺傳情況。請回答:
(1)研究發現,囊性纖維病是CFTR基因突變導致的。目前報道有近2000種CFTR基因突變,這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 的特點。
(2)某CFTR突變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對,導致CFTR蛋白缺少1個苯丙氨酸。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碼子是UUU和UUC,則該基因的編碼鏈中缺失的堿基序列是 。 該突變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與正常的mRNA相比,嘧啶比例將 。
(3)該家系中,囊性纖維病的遺傳方式是 ,Ⅱ-6個體產生卵細胞的過程中,1個 次級卵母細胞中的囊性纖維病致病基因是 個。
(4)紅綠色盲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規律,因為 。若某地區的男性群體的紅綠色盲率為6%,則該地區女性群體的紅綠色盲率為 。
(5)僅考慮紅色盲的遺傳,請用遺傳圖解分析II-7和Ⅱ-8為親本生育子女的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各級中樞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成年人有意識“憋尿”的相關中樞是③,嬰兒經常尿床的相關中樞是④
B.①中有體溫調節中樞、水平衡的調節中樞,還與生物的節律控制有關
C.某人因撞擊損傷了②部位可導致呼吸驟停
D.③中某些神經元發出的神經纖維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細胞周期中,下列變化可能發生在同一時期的是
A.核膜、核仁的消失和紡錘體的消失
B.染色單體的形成和細胞板的形成
C.DNA數目加倍和染色體數目加倍
D.DNA的復制和中心粒的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生長,核糖體的數量增加,物質交換效率增強
B.細胞凋亡,相關基因活動加強,不利于個體的生長發育
C.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出現明顯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
D.癌細胞易擴散和轉移的主要原因是細胞周期縮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