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正丁醛是一種化工原料。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合成正丁醛。
發生的反應如下:
反應物和產物的相關數據列表如下:
沸點/℃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實驗步驟如下:
將6.0gNa2Cr2O7放入100mL燒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小心轉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汽出現時,開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餾分。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餾,收集75~77℃餾分,產量2.0g;卮鹣铝袉栴}:
(1)實驗中,能否將Na2Cr2O7溶液加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 。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
(3)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是 ,D儀器的名稱是 。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
a.潤濕 b.干燥 c.檢漏 d.標定
(5)將正丁醛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時,水在 層(填“上”或“下”)。
(6)本實驗中,純凈的正丁醛的檢驗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動物激素中,有些種類是內分泌細胞通過囊泡分泌的,另一些種類則不需要通過囊泡分泌。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兩條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隨即被釋放到細胞外,稱為組成型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暫時儲存在細胞內,受到胞外信號刺激時再釋放出去,稱為調節型分泌途徑。研究者據此提出實驗思路如下:
(1)實驗分組:(培養液中葡萄糖濃度為150 mg/dL)
甲組:培養液 + 胰島β細胞 + ①
乙組:培養液 + 胰島β細胞 + X物質(蛋白質合成抑制劑,用生理鹽水配制)
丙組:培養液 + 胰島β細胞 + Y物質(細胞內囊泡運輸抑制劑,用生理鹽水配制
(2)適宜條件下培養合適時間,檢測各組培養液中 ② 的含量。
請回答:
(1)實驗目的: 。
(2)設置丙組的作用是為了研究 。
(3)題中①是 ,② 。葡萄糖濃度采用150 mg/dL的作用是 。
(4)若胰島素是胰島β細胞通過囊泡分泌的,請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
序號 | 預期檢測結果 | 結論 |
一 | 兩組檢測結果一致 | 胰島素只存在 ③ 分泌途徑 |
二 | 甲組檢測結果: ④ ;乙組檢測結果: ⑤ | 胰島素只存在組成型分泌途徑 |
三 | (兩組檢測結果在坐標系中用柱形圖表示) | 胰島素存在兩條分泌途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二倍體(2n=20)植物,其頂部開雄花,下部開雌花,玉米籽粒的顏色與細胞中的色素有關,當細胞中含有甲物質時呈紫色,含有乙物質時呈紅色,無甲和乙時呈白色。與這些色素合成有關的部分酶和基因情況如下表所示(注:各對等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完全顯性,隱性基因不能控制相應酶的合成,并且在形成配子過程中不發生交叉互換),請回答問題:
(1) 現有純合紅色玉米粒,請在右圖中畫出基因在染色體上可能的位置關系。(注:方框內只要畫出與上述基因相關的染色體,用豎線表示染色體,黑點表示基因的位點,并標上相應的基因符號)。
(2) 若紅色的籽粒長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結籽粒的性狀分離比為紫:紅:白=0:3:1,則該植株的基因型為 ,并用一個遺傳圖解解釋。
(3) 若某一基因型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結籽粒的性狀及分離比為 。
(4) 四倍體玉米中玉米色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玉米,低溫處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絲分裂的細胞會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獲得四倍體細胞并發育成植株。推測低溫處理導致細胞染色體不分離的原因是 。四倍體玉米與野生型玉米是否屬于同一物種?________,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聚乙烯醇肉桂酸酯(A)可用于光刻工藝中做抗腐蝕涂層.下面是一種合成該有機物的路線:
已知: RCHO+R′CH2COOH
請回答:
(1)CH3COOH的電離方程式是 。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 ,B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 。
(4)E的分子式為C7H8O,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是 。
① 能與濃溴水反應產生白色沉淀 ② 核磁共振氫譜有4種峰
(5)F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并寫出它與銀氨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6)A的結構簡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化合物中,能發生酯化、還原、加成、消去四種反應的是
A. CH3-CH=CH-CHO B. HOCH2-CH2-CH=CH-CHO
C. CH3--
-CH3 D. HOCH2-
-CH2-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②④過程分別需要RNA聚合酶、逆轉錄酶
B.一般能進行⑤過程的生物也可以進行④過程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養液中進行①過程,復制
一次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堿基配對的
方式不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為某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乙圖表示某動物細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徑,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圖細胞與藍藻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
(2)甲圖細胞中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標號)。某種毒素能抑制細胞有氧呼吸,該毒素損傷了[ ]________。
(3)假如甲圖為動物細胞,不應有的結構是________(填標號),應添加的結構是________。
(4)若用含18O標記的氨基酸培養液培養乙圖細胞,發現在合成分泌蛋白的過程中產生了H218O,則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除此之外該細胞中出現18O的部位依次為________(填圖中標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者將乳腺細胞M誘導成為乳腺癌細胞(記為Mc),研究細胞癌變后的代謝水平變化。
(1)細胞癌變后,細胞表面的____________減少,使細胞粘著性降低,但增加了一些癌細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來鑒定細胞是否癌變。
(2)實驗一:研究者測定了M及Mc的葡萄糖攝取量,結果如圖1。由圖可知,Mc對葡萄糖的攝取量大約是M的____________倍。
(3)實驗二:研究者將一種作用于線粒體內膜的呼吸抑制劑加入到M和Mc細胞的培養液中,與____________細胞相比,計算獲得圖2所示數據。結果說明____________對該抑制劑更為敏感。由于該抑制劑抑制____________階段,為確定癌變細胞的呼吸方式,研究者測定了乳酸在細胞培養液中的含量,發現Mc組的乳酸含量明顯升高,可確定____________。
(4)為了探究癌細胞發生這一代謝變化的原因,研究者測定了M和Mc中某種葡萄糖轉運蛋白mRNA的量,結果見圖3,這說明癌細胞通過____________來提高葡萄糖攝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沙漠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卮鹣铝袉栴}:
(1)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 。
(2)該群落中有捕食和競爭關系的生物是__ ____ 。此食物網中,山狗所處的營養級為____。
(3)響尾蛇能夠依據角蜥留下的氣味去捕獵后者,角晰同樣也能夠依據響尾蛇的氣味或行為特征躲避獵捕?梢,信息傳遞能夠____,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X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能發生加成、取代、氧化反應
B.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7 mol NaOH反應
C.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7molH2反應
D.能與FeC1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