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動物激素中,有些種類是內分泌細胞通過囊泡分泌的,另一些種類則不需要通過囊泡分泌。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兩條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隨即被釋放到細胞外,稱為組成型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暫時儲存在細胞內,受到胞外信號刺激時再釋放出去,稱為調節型分泌途徑。研究者據此提出實驗思路如下:
(1)實驗分組:(培養液中葡萄糖濃度為150 mg/dL)
甲組:培養液 + 胰島β細胞 + ①
乙組:培養液 + 胰島β細胞 + X物質(蛋白質合成抑制劑,用生理鹽水配制)
丙組:培養液 + 胰島β細胞 + Y物質(細胞內囊泡運輸抑制劑,用生理鹽水配制
(2)適宜條件下培養合適時間,檢測各組培養液中 ② 的含量。
請回答:
(1)實驗目的: 。
(2)設置丙組的作用是為了研究 。
(3)題中①是 ,② 。葡萄糖濃度采用150 mg/dL的作用是 。
(4)若胰島素是胰島β細胞通過囊泡分泌的,請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
序號 | 預期檢測結果 | 結論 |
一 | 兩組檢測結果一致 | 胰島素只存在 ③ 分泌途徑 |
二 | 甲組檢測結果: ④ ;乙組檢測結果: ⑤ | 胰島素只存在組成型分泌途徑 |
三 | (兩組檢測結果在坐標系中用柱形圖表示) | 胰島素存在兩條分泌途徑 |
【答案】
(1)探究胰島素的分泌途徑(說明:是否通過囊泡分泌也屬于途徑)
(2)胰島素是否通過囊泡分泌
(3)生理鹽水 胰島素 作為胞外信號
(4)調節型 有胰島素 沒有胰島素
(柱形圖說明:甲組檢測到較多胰島素,乙組檢測到較少胰島素,2分)
【解析】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激素的分泌途徑。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兩條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隨即被釋放到細胞外,稱為組成型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暫時儲存在細胞內,受到胞外信號刺激時再釋放出去,稱為調節型分泌途徑。所以本實驗的自變量有無蛋白質合成抑制劑和有無囊泡運輸抑制劑,因變量是檢測培養液中胰島素的濃度。在動物細胞培養中不能使用清水培養,所以試劑需用生理鹽水進行配制。如果兩組檢測結果一致則胰島素只存在調節型分泌途徑;如果甲組檢測結果有胰島素、乙組檢測結果:沒有胰島素,則胰島素只存在組成型分泌途徑;如果甲組檢測結果有胰島素且多、乙組檢測結果:有胰島素且少,則胰島素存在兩條分泌途徑。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由有機物A合成化工產品的中間產物F(C11H14O2)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①與羥基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有氫原子,才可被催化氧化;
②A為一種芳香烴,分子式為C11H14,其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5組峰;
③D能發生銀鏡反應,且D苯環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種;
(4)(R1、R2、R3、R4代表“烴基”或“H”原子);
(5) (R代表“烴基”)。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D的名稱為_______,G中的官能團名稱為______,H的結構簡式為______。
(2)指出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②________,④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銀氨溶液與D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
正丙醇與E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種;任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_________。
①能發生銀鏡反應;②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③分子內不含甲基。
(5)根據上述合成路線和信息,寫出由丙酮經過一系列反應制備正丙醇的合成路線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一般新鮮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一片新鮮馬鈴薯塊莖完成下列實驗,寫出實驗現象:
①滴加碘液: ;②滴加過氧化氫溶液: ;③用煮熟的塊莖重復上述實驗,現象相同的是 (填編號)。
(2)觀察發現塊莖暴露在土壤表面的部分為綠色,在土壤中的是淡黃色,可能的原因是 。
(3)研究人員利用密閉玻璃容器探究環境因素對馬鈴薯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圖是在溫度適宜恒定、CO2濃度為0.03%的條件下測得的相關曲線。
圖甲a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是 ,若在CO2濃度為1%條件下進行實驗,則圖甲中曲線與橫坐標的交點(b)位置移動情況是 。
②在圖甲實驗的環境條件下,若每天光照8小時,則平均光照強度至少要大于 klx時,植株才能夠正常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把數條5 cm長的馬鈴薯條分別浸在蒸餾水和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時間測量馬鈴薯條的長度。如圖顯示馬鈴薯條在不同濃度溶液中長度改變的百分率。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馬鈴薯條長度增加,是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實現的
B. 馬鈴薯條在0.10 mol/L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小于在0.20 mol/L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
C. 馬鈴薯細胞細胞液濃度相當于0.30 mol/L的蔗糖溶液
D. 在0.40 mol/L蔗糖溶液中,馬鈴薯細胞滲透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為某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乙圖表示某動物細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徑,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圖細胞與藍藻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
(2)甲圖細胞中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標號)。某種毒素能抑制細胞有氧呼吸,該毒素損傷了[ ]________。
(3)假如甲圖為動物細胞,不應有的結構是________(填標號),應添加的結構是________。
(4)若用含18O標記的氨基酸培養液培養乙圖細胞,發現在合成分泌蛋白的過程中產生了H218O,則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除此之外該細胞中出現18O的部位依次為________(填圖中標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葉片寬窄受細胞數目和細胞寬度的影響,為探究水稻窄葉突變體的遺傳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實驗。
(1)科研人員利用化學誘變劑處理野生型寬葉水稻,可誘發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____________,導致基因突變,獲得水稻窄葉突變體。
(2)測定窄葉突變體和野生型寬葉水稻的葉片細胞數目和單個細胞寬度,結果如右圖所示。該結果說明窄葉是由于____________所致。
(3)將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1均為野生型,F1自交,測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統計得到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據此推測窄葉性狀是由____________控制。
(4)研究發現,窄葉突變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科研人員推測2號染色體上已知的三個突變基因可能與窄葉性狀出現有關。這三個突變基因中堿基發生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突變基因 | Ⅰ | Ⅱ | Ⅲ |
堿基變化 | C→CG | C→T | CTT→C |
蛋白質 | 與野生型分子結構無差異 | 與野生型有一個氨基酸不同 | 長度比野生型明顯變短 |
由上表推測,基因Ⅰ的突變沒有發生在____________序列,該基因突變_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導致窄葉性狀。基因Ⅲ突變使蛋白質長度明顯變短,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變導致____________。
(5)隨機選擇若干株F2窄葉突變體進行測序,發現基因Ⅱ的36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的堿基35次為T,基因Ⅲ的21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均為堿基TT缺失。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判斷,窄葉突變體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_發生了突變。
(6)F2群體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仍符合3:1的性狀分離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0.2 mol有機物和0.4 mol O2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后的產物為CO2、CO和H2O(g)。產物經過濃硫酸后,濃硫酸的質量增加10.8 g;再通過灼熱CuO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減輕3.2 g;最后氣體再通過堿石灰被完全吸收,堿石灰質量增加17.6 g。
(1)通過計算推斷該有機物的化學式。
(2)若0.2 mol該有機物恰好與4.6 g金屬鈉完全反應,試確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描述某種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攝入的食物,則b、c可分別代表被下一營養級攝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動途徑
B. 若A代表葉綠體基質,a代表光,則b、c可分別代表該場所產生的[H]和ATP
C. 若A為調節中樞,a為滲透壓升高,則b、c可分別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減少和產生渴覺
D. 若A代表人體B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以及記憶細胞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為材料進行了下列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進行顯微觀察,繪制了以下示意圖。上圖中甲、乙、丙、丁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有 ;稱為初級精母細胞的有 。丁細胞中染色體的互換區段內同一位點上的基因
(填“相同” “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 (填“能”或“不能”)出現乙細胞圖像。
(3)該研究者進行了一系列“誘導早期卵母細胞成熟的物質”實驗,結果如下:
由實驗一可得出推論: 含有可以誘導卵母細胞成熟的物質。
由實驗二可得出推論:這種誘導早期卵母細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學成分是 ;孕酮在實驗二中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