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根據以下實驗內容回答問題:
①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檢測 ④生物組織中淀粉的檢測
②檢測花生子葉細胞內的脂肪顆粒 ⑤觀察高等植物的葉肉細胞
③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檢測 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1)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填序號);
實驗試劑需要現配現用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2)請選擇在實驗③中所用的藥品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0.1g/mLNaOH ②0.1g/mLNaCl ③0.01g/mLCuSO4
④0.05g/mLCuSO4 ⑤分別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Ⅱ.酒精會導致蛋白質變性,長期飲酒對消化道中的消化酶會有影響嗎?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和睡液淀粉酶探究酒精對消化酶的影響。實驗步驟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 | 試管甲 | 試管乙 |
步驟1 | 加入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和pH為6.8的緩沖液各1mL | 加入 A 各1mL |
步驟2 | 各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淀粉酶溶液1mL,混勻后放置一段時同 | |
步驟3 | 各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 B 溶液,置于37℃恒溫水溶(或適宜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 | |
步驟4 | 取出試管,各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碘溶液3滴,觀察顏色變化 |
(二)討論與分析
(1)“實驗步驟1”中A處應為__________,實驗中設置乙試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3)“實驗步驟3”中B處應為_____________,
(4)為什么實驗中興趣小組同學不選用市面上供應的白酒?__________。
(5)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于19世紀的細胞學說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顯微鏡的出現推動了施萊登、施旺建立細胞學說
B.“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
C.細胞學說認為動植物、真菌以及細菌都由細胞構成的
D.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理論思維與科學實驗結合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把從小鼠胚胎干細胞中分離獲得的4個基因通過病毒導入已分化的小鼠成熟細胞,發現成熟細胞返回到了未成熟的干細胞狀態。這種干細胞(iPS細胞)又能在不同條件下分化形成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此實驗過程中病毒發揮了載體的功能
B.此實驗過程中運用了動物細胞培養技術
C.分化形成的神經細胞能進行遺傳信息的表達
D.iPS細胞分化形成的多種細胞所含核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20 年新春伊始,非洲遭遇的蝗災,波及區域已經達到 265477公頃,規模已經是 25年一遇,在部分地區已經是二戰后最大的一次,下面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A.蝗蟲的入侵提高了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B.依據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預測蝗蟲種群數量變化
C.“J”型種群增長不受種群密度制約,增長速率保持不變
D.山丘的低、中、高地帶分布不同生物屬于群落水平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細胞的生命歷程中,會出現分裂、分化等現象。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的有絲分裂對生物性狀的遺傳有貢獻
B.細胞分化是細胞內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C.某細胞可進行ATP的合成,說明該細胞已經發生分化
D.通過組織培養可將植物葉肉細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
①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 ②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
③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 ④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
一段時間后攪拌和離心,以上4個實驗檢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種組成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稻田中水稻長勢無高矮差異,因此稻田群落沒有垂直結構
C.人類活動決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沙丘、火災后的森林上進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現一種叫“熊蟲”的動物,能耐受-271℃的冰凍數小時(這時它的代謝率幾乎可降至0),此時它的體內會大量產生一種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實驗證明該動物體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護組織細胞,使組織細胞避免受到低溫造成的損傷。為了探究海藻糖對普通哺乳動物組織細胞是否也具有上述保護作用,請你分析并完成實驗過程。
(1)實驗材料:
①海藻糖;②細胞培養液及其他相關材料;③適量某普通哺乳動物細胞。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從化學組成及生理功能看,選擇的哺乳動物細胞應具有__________的特點。
(2)操作過程:
①取適量某普通哺乳動物細胞,等分成甲、乙兩組,甲組用適量含海藻糖的培養液培養,乙組用__________培養。
②將甲、乙兩組細胞均控制在__________條件下冰凍數小時。
③觀察并記錄兩組細胞的生活狀況。
(3)預期結果及相應結論:
如果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海藻糖在低溫下對該普通哺乳動物組織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如果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海藻糖在低溫下對該普通哺乳動物組織細胞沒有保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該性狀是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決定的,且只有在兩種顯性基因同時存在時才能開紫花。下表為該植物純合親本間雜交實驗的結果,表中紅花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請分析回答:
組 | 親本 | F1 | F2 |
1 | 白花×紅花 | 紫花 | 紫花:紅花:白花=9:3:4 |
2 | 紫花×紅花 | 紫花 | 紫花:紅花=3:1 |
3 | 紫花×白花 | 紫花 | 紫花:紅花:白花=9:3:4 |
(1)第1組實驗中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F2中純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F2表現為白花的個體中,與白花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若第1組和第3組的白花親本之間進行雜交,后代的表現型應為______。
(2)若第3組實驗的F1與某純合白花品種雜交,請簡要分析雜交后代可能出現的表現型比例及相對應的該白花品種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白花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
②如果雜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白花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細胞的物質輸入與輸出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由細胞膜和液泡膜組成
B.在滲透作用中,當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相等時,水分子不再通過半透膜
C.血漿中的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屬于主動運輸
D.低溫不影響無機鹽離子的吸收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