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草→兔子→狐貍→狼為某草原上的一條食物鏈,下列關于該食物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此食物鏈中能量形式的轉變順序是化學能→光能→熱能
B.兔子產生的糞便不屬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屬于草的同化量
C.當狐貍捕食兔子并同化為自身的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第一營養級流入第二營養級
D.根據能量流動的特點,狼個體體內的能量少于狐貍個體體內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植物和微生物及它們擁有的全部基因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B.農田種植多種農作物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樣性
C.形態各異的動物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材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D.群落演替的過程中的生物多樣性會逐漸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年春天中東呼吸綜合征引起韓國極大恐慌,如圖是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進入人體后,引起免疫反應的一些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的抗體由細胞b產生
B.細胞a能進行增殖和對靶細胞進行攻擊
C.細胞a和細胞b僅在細胞免疫中起作用
D.在靶細胞、細胞b和細胞a中溶酶體的活動強度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調定點學說認為,人體內存在體溫調定點,它可以將體溫設定在一個相對恒定的溫度。正常情況下,體溫在一定范圍內偏離調定點時,機體能通過調節使溫度回到調定點水平。其調控過程如圖甲所示,但也可因生理活動或病理反應發生一定的改變。如細菌感染導發熱,致熱原可使溫敏和冷敏兩類神經元活動改變,調定點上移(如38℃)。調定點上移后,產熱與散熱過程將在較高的水平(38℃)上達到平衡。其過程如圖乙所示,請回答相關問題:
(l)圖甲中體溫中樞位于___________,產熱裝置主要是指__________,散熱裝置主要有皮膚、毛細血管和汗腺。它們的活動受__________和神經遞質等信息分子的影響。當體溫偏離調定點,機體能通過調節使體溫回到調定點水平,這種調節方式為____________。
(2)當受到病菌感染時,身體產生內生性致熱源,使體溫調定點處于I過程中,這時身體會認為自己處在了體溫____________(填“過高”或“過低”)的狀態,于是就會打寒戰(肌肉收縮產熱)、面色蒼白(體表血管收縮減少散熱),同時__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體溫就會迅速的飆高。處于Ⅱ過程。
(3)當病人處于第Ⅲ階段時,臨床表現為大量出汗,此時___________感受到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變化,引起____________分泌量增多,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并促進其對水的重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植食性動物對其食物種群的利用情況,圖乙表示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l)食物種群的同化量即____________,也是流經該草原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由食楊種群流向植食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用圖甲中序號表示)。
(2)圖乙中a、b、c過程中碳的流動形式是_________。由圖乙可以看出,雜食動物與植食動物之間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__。若雜食動物的食物由原來的草與植食性動物各占一半調整為2:1后,則雜食動物數量變為原來的___________(傳遞效率按20%計算)。
(3)下列有關草原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①生態系統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產生的
②信息傳遞只可發生在不同種群的生物之間
③信息傳遞不利于調節生物間的關系
④信息傳遞有助于生物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⑤信息傳遞應用在農業生產中,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也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4)該草原在第10年曾發生火災,但此后又慢慢恢復,這屬于群落的_________演替。當草原的害蟲增加時,食蟲鳥的數量由于食物豐富,數量也會增加,這樣害蟲種群的增長就會受到抑制,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人類研究細胞的腳步從未停息。以下關于細胞的研究正確的是
A. 分析根尖分生區細胞的遺傳物質必須提取其DNA和RNA
B.用一定手段破壞造血干細胞的骨架系統可以阻斷其分裂分化
C.用差速離心法對破碎的葉肉細胞進行處理只能得到各種細胞器
D.用乳酸菌作為實驗材料可以研究生物膜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在做“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未能在視野中找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其原因可能是
A.從別的同學已剪過的根上剪取前端2~3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諾氏液中固定細胞形態
C.在配制龍膽紫染液時使用了2%的醋酸溶液
D。觀察時間太短,所有細胞都尚未進入分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變異來源的敘述中,屬于減數分裂過程特有的是
A.DNA分子復制時發生堿基對缺失,導致基因突變
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相同染色體不分離,導致染色體數目非整倍性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有多種遺傳病,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短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下列關于這四種病遺傳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紅綠色盲女性患者的外婆一定是該病的患者
B.短指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D.白化病患者致病基因來自父母雙方的概率不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虛線內為神經中樞),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傳人神經③是傳出神經④是效應器
B.中間神經元B的興奮既能傳到A又能傳到C,實現雙向傳導
C.興奮傳到I處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一化學信號一電信號
D.Ⅱ上含有相應的神經遞質的受體,能與神經遞質特異性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