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氫是一種清潔能源。萊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將H2O分解成[H]和O2,[H]可參與暗反應,低氧時葉綠體中的產氫酶活性提高,使[H]轉變為氫氣。
(1)萊茵衣藻捕獲光能的場所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CCP(一種化學物質)能抑制萊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誘導其產氫。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萊茵衣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缺硫對萊茵衣藻產氫的影響,設完全培養液(A組)和缺硫培養液(B組),在特定條件培養萊茵衣藻,一定時間后檢測產氫總量。
實驗結果:B組>A組,說明缺硫對萊茵衣藻產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為探究CCCP、缺硫兩種因素對萊茵衣藻產氫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則需增設兩實驗組,其培養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產氫會導致萊茵衣藻生長不良,請從光合作用的物質轉化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條件下,萊茵衣藻幾乎不產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過篩選高耐氧產氫藻株以提高萊因衣藻的產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STR是DNA分子上以2~6個核苷酸為單元重復排列而成的片段,單元的重復次數在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現已篩選出一系列不同位點的STR用作親子鑒定,如7號染色體有一個STR位點以“GATA”為單元,重復7~17次;X染色體有一個STR位點以“ATAG”為單元,重復11~15次。某女性7號染色體和X染色體DNA的上述STR位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篩選出用于親子鑒定的STR應具有不易發生變異的特點
B.為保證親子鑒定的準確率,應選擇足夠數量不同位點的STR進行檢測
C.有絲分裂時,圖中(GATA)8和(GATA)14分別分配到兩個子細胞
D.該女性的兒子X染色體含有圖中(ATAG)13的概率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研究人員用樣方法調查了某地北點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種群數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972年北點地梅個體間生存斗爭程度較1975年低
B.1971年種子萌發至幼苗階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階段
C.統計種群密度時,應去掉采集數據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環境條件的限制,5年間該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運動時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在流經汗腺導管排出體外過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出汗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 B.出汗不利于體溫維持穩定
C.汗腺導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D.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蛋白酶去除大腸桿菌核糖體的蛋白質,處理后的核糖體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是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轉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現有4個小麥純合品種,即抗銹病無芒、抗銹病有芒、感銹病無芒和感銹病有芒。已知抗銹病對感銹病為顯性,無芒對有芒為顯性,且這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個品種組成兩個雜交組合,使其F1均為抗銹病無芒,且這兩個雜交組合的F2的表現型及其數量比完全一致。回答問題:
(1)為實現上述目的,理論上,必須滿足的條件有:在親本中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必須位于__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時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___,在受精時雌雄配子要___________,而且每種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__。那么,這兩個雜交組合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 上述兩個雜交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2種子,1個F2植株上所結的全部種子種在一起,長成的植株稱為1個F3株系。理論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現出一對性狀分離的株系有4種,那么在這4種株系中,每種株系植株的表現型及數量比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現有A、B兩個密閉透明的生態瓶,其生物組成和光照條件見下表。一段時間后,發現A瓶的生態系統較B瓶的穩定。
生態瓶編號 | 光照 | 含微生物的泥沙 | 浮游藻類 | 水草 | 浮游動物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無。
請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類、水草和浮游動物共同組成了一個__________,浮游藻類和水草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
(2)一段時間后,B瓶中浮游藻類的種群密度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浮游動物的種群密度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腸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產物、水和無機鹽等通過小腸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0.9%的NaCl溶液是與兔的體液滲透壓相等的生理鹽水。某同學將處于麻醉狀態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腸結扎成甲、乙、丙、丁4個互不相通、長度相等的腸袋(血液循環正常),并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如表。
實驗組別 實驗步驟 | 甲 | 乙 | 丙 | 丁 |
向腸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 0.7%NaCl 10 mL | 0.9%NaCl 10mL | 1.1%NaCl 10mL | 0.9%NaCl+微量Na+載體蛋白的抑制劑共10mL |
維持正常體溫半小時后,測腸袋內NaCl溶液的量 | 1mL | 3mL | 5mL | 9.9mL |
請根據實驗結果回答問題:
(1)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甲組從_________;丙組從________。在這一過程中水分子的運動方向是從溶液濃度_____處流向溶液濃度_____處。本實驗中水分子的這種移動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
(2)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可推測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_____________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右圖表示了________對某種C3植物和某種C4植物____________的影響。當光照強度大于p時,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________植物。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增加________的面積,補充______氣體等。
(2)在光合作用過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______________化合物。
(3)C3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需要光反應階段產生的ATP和NADPH,這兩種物質在葉綠體內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NADPH的中文名稱是__________,其在暗反應中作為______劑,用于糖類等有機物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