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4.有一個隨機交配的種群,在沒有遷移等條件下,該種群兩年內基因型頻率的變化如下表,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在這兩年中,下列與這對基因有關的推斷正確的是
年份 | AA(%) | Aa(%) | aa(%) |
1 | 30 | 40 | 30 |
2 | 25 | 50 | 25 |
A.該種群將朝著Aa增多的方向進化
B.該種群沒有表現出生物的進化
C.該種群的生活環境有較大的變化
D.該種群將較容易發生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某小島上原有果蠅20
000只,其中基因型MM、Mm和mm的果蠅分別占15%、55%和30%。若從島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為MM的果蠅,且所有果蠅均隨機交配,則F1中m的基因頻率約是
A.43%
B.48%
C.52%
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2013·合肥質檢)1980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并于當年人工繁育出第一批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揚子鱷由80年代初的幾百條增加到一萬多條,該保護區揚子鱷數量上升一定會導致
A.種群基因庫增大
B.基因突變頻率提高
C.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D.基因產生定向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4.(2011·上海單科)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1)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某種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萬年之后,此種蛾中的一部分當感受到蝙蝠的超聲波時,便會運用復雜的飛行模式,逃脫危險,其身體也發生了一些其他改變。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體生活于水中,成體可生活于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使某種蛙生活的水體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干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這兩則材料中發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適應輻射
B.地理隔離
C.生存競爭
D.生殖隔離
(3)在材料一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
(4)在材料二中,若發生劇烈地質變化后,其中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導致該種群的________變小。
下表為V基因在種群A和B中的基因型個體數。
基因型 | A種群(個) | B種群(個) |
VaVb | 200 | 0 |
VaVa | 50 | 120 |
VbVc | 100 | 200 |
VcVc | 150 | 50 |
VaVc | 100 | 80 |
(5)計算Va在A種群中的頻率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較A種群和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并利用表中數據陳述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探究創新題)蚱蜢屬于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蝗科,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干分散在田邊、草叢中活動。生活在綠草叢中的蚱蜢多為綠色,生活在干草叢中的蚱蜢多為黃褐色。為證實兩種體色的蚱蜢因環境不同而數量比例不同,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設:________。
(2)實驗步驟:①選擇綠草叢區A和________區B。
②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顏料分別標記綠色蚱蜢和黃褐色蚱蜢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時間后捕捉蚱蜢,記錄、統計結果。
(3)實驗結果如下表。根據表內數據繪制A、B兩區域不同體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圖。
區域 | 項目 | 黃褐色蚱蜢 | 綠色蚱蜢 |
綠草叢區A | 釋放數 | 400 | 500 |
回收數 | 52 | 150 | |
干草叢區B | 釋放數 | 500 | 600 |
回收數 | 60 | 30 |
(4)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與評論:
①由于季節的變化,使綠草叢區變為干草叢區,從這個角度解釋上述實驗結果:________。
②已知蚱蜢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進一步探究蚱蜢的綠色與黃褐色的顯隱性關系,有人將一對綠色蚱蜢與黃褐色蚱蜢雜交。F1中綠色蚱蜢與黃褐色蚱蜢的數量比為1∶1。
請利用F1的蚱蜢,在此基礎上設計遺傳實驗完成探究。
A.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結果與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2011·湖南十二校二次聯考)某生物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0.3、0.4和0.3,請回答:
(1)該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為________。
(2)如果該種群滿足四個基本條件,即種群非常大、沒有基因突變、沒有自然選擇、沒有遷入遷出,且種群中個體間隨機交配,則理論上該種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________;如果該種群的子一代再隨機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________(會、不會)發生改變。
(3)假如該生物種群中僅有Aabb和AAbb兩個類型個體,并且Aabb∶AAbb=1∶1,且該種群中雌雄個體比例為1∶1,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則該種群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
(4)假定該生物種群是豌豆,則理論上該豌豆種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012·浙江五校聯考)如圖為對一塊甲蟲成災的農田使用兩種殺蟲劑的實驗結果曲線圖,試分析:
(1)曲線回升是通過________之間的________來實現的。
(2)殺蟲劑的使用對甲蟲起了________作用,這種作用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結果導致甲蟲的抗藥性________(增強、減弱)。
(3)根據以上分析,使用殺蟲劑治蟲有其缺點,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這些缺點,你認為消滅甲蟲應采用什么方法較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6.(2011·東北師大附中三次摸底)生物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下列事實不屬于共同進化的是
A.隨著工業的發展,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溫升高
B.隨著光合生物的出現,大氣中有了氧氣,為好氧生物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馬和獵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
D.4億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陸生植物,隨后出現了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5.(2011·福建龍巖一模)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B.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C.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D.絲蘭蛾細長的吸管似口器與絲蘭的細長花矩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