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34. 下圖是生態學家高斯用含好氧細菌和酵母菌的培養液培養大草履蟲和尾草履蟲的實驗結果,同時發現混合培養時尾草履蟲主要分布在試管上部而大草履蟲主要分布在試管下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統計草履蟲數量時,需要每天定時記錄
B.該實驗需設置重復實驗,減小誤差
C.培養液種類或體積的改變可導致草履蟲數量的最大值發生改變
D.混合培養時尾草履蟲與大草履蟲沒有競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3. 下列有關人體特異性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淋巴細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
B.只有免疫細胞才能產生免疫活性物質
C.病毒侵入細胞后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激活效應T細胞的溶酶體酶導致靶細胞裂解
D.同種病毒再次侵入人體后記憶細胞產生大量抗體清除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2. 科學方法是生物學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學研究所選擇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為更好計算個體數量應將樣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
B.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動物的豐富度時,應防止標志物脫落
C.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應統計方格內和四邊上的菌體
D.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可以用目測估計法統計各種群的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1. 科學家在對黃化豌豆幼苗莖切段的實驗研究中,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IAA)處理黃化豌豆幼苗莖切段,得到下圖所示實驗結果。分析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A.乙烯是一種植物激素,能促進果實的生長
B.實驗中要設置IAA濃度為0的組別,其作用是對照
C.結果表明,生長素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來促進細胞的伸長
D.植物的生長只受生長素和乙烯的共同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0. 下圖是醫院驗血報告單的部分截圖,分析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可能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乙可能是甲狀腺腫大患者
B.正常人剛從寒冷的室外進入醫院就抽血體檢,檢測結果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與正常值相比可能會偏低
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都能調節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緊急情況時甲狀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內環境的穩態失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9.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大腦中高度表達的蛋白質CDKL5是神經元樹突發育和形態發生所必需的。如果位于X染色體上的CDKL5基因發生突變,則兒童患有智障,這種疾病稱為“雷特綜合癥(Rett syndrome)”。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 雷特綜合癥屬于單基因遺傳病,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
B. CDKL5異常很可能引起神經發育異常和功能障礙
C. CDKL5是神經遞質
D. CDKL5基因發生突變可影響神經元細胞間的興奮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8. 生物個體內的穩態是指在“神經—體液—免疫”的調節作用下,通過各組織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激素、血紅蛋白和氨基酸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B.腎上腺、甲狀腺、唾液腺產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內環境中
C.外界環境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均可影響內環境的穩態
D.血糖濃度、尿液濃度、體內溫度、細胞外液滲透壓的相對穩定都屬于內環境的穩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7.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盲魚眼睛退化是黑暗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選擇的對象
C.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共同進化導致生物的多樣性
D.遷入、遷出不會造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6. 某農科所通過右圖所示的育種過程培育成了高品質的糯小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過程中運用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
B.a過程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
C.b過程需要通過逐代自交來提高純合率
D.利用c過程定能更快獲得高品質的糯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5. 下表是用洋蔥為材料做的實驗,其中實驗名稱、選材部位和實驗現象都正確的是
實驗名稱 | 選材部位 | 實驗現象 | |
A | 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 | 紫色區域變小 |
B | 觀察有絲分裂 | 根尖分生區 | 多數細胞染色體排在細胞中央 |
C | 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 根尖分生區 | 多數細胞是正常的二倍體細胞 |
D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 | 細胞多數區域呈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