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豌豆在自然狀態下不會產生雜交現象 |
B、孟德爾的假設是建立在測交實驗的基礎上 |
C、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
D、孟德爾提出生物的性狀是由成對的遺傳因子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種群“J”型增長的數學模型 |
B、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器是利用在高速離心條件下的不同離心速度所產生的不同離心力,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來 |
C、摩爾根及其同事運用假說一演繹法,合理地解釋了果蠅紅白眼性狀的遺傳現象,并用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
D、采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可分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和土壤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人體內環境滲透壓降低 |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C、在饑餓狀態下,肝糖原會分解為葡萄糖 |
D、胰島A細胞活動增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20個 | B、15個 |
C、16個 | D、18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該細胞基因突變的頻率可能會增加 |
B、該細胞基因轉錄的準確性會降低 |
C、突變的DNA聚合酶作用底物是八種核苷酸 |
D、突變酶基因的非模板鏈堿基順序不一定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線粒體DNA含有可轉錄、翻譯的功能基因 |
B、線粒體基因的遺傳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 |
C、線粒體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細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
D、糖尿病、心臟病和帕金森氏癥等疾病可能與線粒體功能受損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高溫和低溫均能破壞酶的結構使其失去活性 |
B、酶是活細胞產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
C、細胞質基質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D、細胞質中沒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用健那綠對線粒體染色30min的細胞 |
B、經鹽酸和龍膽紫溶液處理的洋蔥根尖細胞 |
C、用于觀察DNA和RNA分布的上皮細胞 |
D、用于進行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表皮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 | T | C | G | U |
35 | 0 | 30 | 42 | 15 |
A、(CH2O)+O2→CO2+H2O+能量 |
B、mRNA→蛋白質 |
C、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
D、CO2+H2O→(CH2O)+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