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CO2--葉綠體--ATP |
B、CO2--葉綠素--ATP |
C、CO2--乙醇--糖類 |
D、CO2--三碳化合物--糖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待測物質或結構 | 檢測試劑 | 預期顯色結果 | |
① | 線粒體 | 健那綠 | 紅色 |
② | 染色體 | 龍膽紫 | 紫色 |
③ | 葡萄糖 | 斐林試劑 | 藍色 |
④ | 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 | 紫色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下丘腦具有內分泌功能,能調節產熱和散熱,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還能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變化,調節動物體水鹽平衡 |
B、科考隊員登上南極后生理上出現的適應性變化有機體耗氧量降低、皮膚血管收縮、下丘腦興奮性增強、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
C、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時,引起骨骼肌收縮而打寒顫.這一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身體的皮膚中,效應器為骨骼肌,而神經中樞應包括大腦皮層、下丘腦和垂體 |
D、當健康人體處于環境溫度38℃時,會引起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增加,經垂體釋放,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致使尿量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通過害蟲吃棉葉看其是否死亡 |
B、目的基因片段與DNA探針能否形成交帶 |
C、目的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與DNA探針能否形成雜交帶 |
D、目的基因表達產物蛋白質能否與抗體形成雜交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在-200~3 800m范圍內,不同區域內植物的種類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溫度是影響分布的主要生態因素 |
B、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
C、b、c處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這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
D、影響b處植物出現明顯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過敏反應中組織胺釋放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腫 |
B、毛細淋巴管受阻,組織液中小分子蛋白質不能回流至毛細淋巴管而致使組織液濃度升高 |
C、組織細胞代謝減弱,代謝產物減少時,引起組織液濃度下降 |
D、營養不良時,血漿蛋白或細胞內蛋白質減少,使血漿濃度降低或細胞內液濃度下降,水分進入組織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土壤微生物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
B、土壤微生物可作為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
C、秸稈經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農作物再利用 |
D、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是異養生物,因而不屬于生產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痣細胞的產生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
B、痣細胞的細胞特點之一是能無限增殖 |
C、痣細胞是一種癌變細胞 |
D、痣細胞中色素多,是衰老的表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