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有寬葉和窄葉、糯性和非糯性等性狀。已知寬葉(B)對窄葉(b)為顯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識別。根據生產實踐獲知,雜交種(Bb)所結果實在數目和粒重上都比顯性純合和隱性純合品種產量高20%左右。根據上述信息回答問題:
(1)培育玉米雜交種時,需將純種寬葉玉米和純種窄葉玉米進行間行種植雜交,在人工授粉之前的基本處理是 ;在某次以寬葉為父本進行前述育種時,收獲的F1種子第二年種植偶然發現了一株窄葉玉米。科研人員對該植株相關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數目和基因組成進行了檢測,檢測染色體數目的方法是 ,檢測基因組成的方法是 。通過檢測并分析結果如下表,請填寫表中所缺相關內容:
(2)某農場在培育玉米雜交種時,由于錯過了人工授粉的時機,導致大面積自然授粉(同株異花授粉與品種間異株異花授粉)。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獲的種子用于第二年種植,預計收成將比單獨種植雜交種大幅減產,因此到了收獲的季節,應收集 (填“寬葉”或“窄葉”)植株的種子,第二年播種后,在幼苗期選擇 (填“寬葉”或“窄葉”)植株栽種,才能保證產量不下降。
(3)玉米的糯性和非糯性分別由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T與t控制,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F有一株糯性植株,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聯會的3條9號染色體中,任意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分離時,另一條染色體會隨機的移向細胞任一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該植株為父本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 ,其中得到的染色體異常植株占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能鑒別野牛草是否為C4植物的簡便方法是
A.制作葉表皮臨時裝片,觀察氣孔大小 B.制作葉橫切臨時裝片,觀察葉脈結構
C.分離、測定葉片中各種色素的含量 D.用碘液測定葉片中淀粉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高三四月份區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如圖甲為某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I、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圖乙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請據圖作答:
(1)圖甲中,m2、m1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別為 、 。圖甲中反映出來的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是 。
(2)圖乙中,若A表示營養級II所攝入(吃進)的全部能量,則C表示 ,B表示 。若圖甲中營養級I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x,則對應在圖乙中營養級I、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選用圖乙中所給字母書寫表達式)。
(3)請根據丙圖中甲乙丙丁4個種群數量變化的關系,寫出它們構成的食物鏈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是 ,由圖中信息可判斷是 種群數量最先發生的變化進而引起其他種群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三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了幾種生物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并根據觀察結果繪制如圖。下列與圖形有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甲圖所示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在此時期之前細胞中央會看到赤道板
B、甲圖含有四個染色體組
C、乙圖所示細胞可能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D、乙圖所示細胞可能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高三3月能力測試(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以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深5cm左右)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的分解作用,對土壤處理情況見下表。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
土壤處理 | 滅菌 | 不滅菌 | 滅菌 | 不滅菌 |
濕潤 | 濕潤 | 較干燥 | 較干燥 |
A.探究的問題是不同土壤濕度條件下,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B.預期結論是1、3組的落葉不被分解,2、4組中的落葉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C.為了控制實驗中的無關變量,作為實驗材料的落葉也應進行滅菌處理
D.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土壤是否滅菌處理,實驗中的對照組是1和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ㄍ钅习诵#└呷谌温摽忌镌嚲恚ń馕霭妫 題型:選擇題
生長素是人們發現和研究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生長。下圖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關生長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植物體地上部分生長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結構合成
B.①生長迅速而②生長受抑制是由于②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長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長素無法運輸到④部位
D.由于④結構能夠生長,因此該植物的生長沒有體現植物的頂端優勢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與核DNA數比例的變化關系;圖2表示某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像。請據圖回答:(每空1分,共11分)
(1)圖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
(2)圖2中___ _____細胞處于圖1中的CD段。
(3)圖2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____________細胞,①和④是____________。
(4)圖2中丙細胞含有_______條染色單體,該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圖2中丁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丁細胞中的M為X染色體,則N一定是____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等位基因,其原因是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兩個純種的親本黃色(Y)圓粒(R)豌豆與綠色(y)皺粒(r)豌豆雜交,所得的F1的體細胞在有絲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
A.Y與R走向一極,y與r走向另一極 B.Y與r走向一極,y與R走向另一極
C.Y與y走向一極,R與r走向另一極 D.走向兩極的均為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貴州省畢節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沙漠里生長的植物細胞中,下列物質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蛋白質 B.脂肪 C.水 D. 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