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果蠅細胞減數分裂示意圖,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Ⅰ表示的細胞有8條染色體、4個染色體組
B.①過程可能發生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和自由組合
C.若a細胞內有5條染色體,一定是過程②出現異常
D.圖Ⅲ的a、b、c、d細胞中遺傳信息可能互不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兩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真核細胞中,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B.遺傳和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C.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D.維持滲透壓,保持細胞形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示某些生物學概念間的關系,其中Ⅰ代表整個大圓,Ⅱ包含Ⅳ。下列各項不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A.Ⅰ體液Ⅱ細胞外液 Ⅲ細胞內液 Ⅳ組織液
B.Ⅰ突觸Ⅱ突觸前膜 Ⅲ突觸后膜 Ⅳ突觸間隙
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 Ⅲ脫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Ⅱ特異性免疫 Ⅲ非特異性免疫 Ⅳ細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試劑與鑒定的物質及顏色變化對應不正確的是
A.DNA—甲基綠—綠色
B.蘇丹Ⅲ染液—脂肪—紅色
C.斐林試劑—麥芽糖—磚紅色
D.雙縮脲試劑—蛋白質—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山東省滕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中,同等實驗條件下分別在4支大試管中進行培養(見表),均獲得了“S”型增長曲線。根據表中實驗設置,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 )
試管號 | Ⅰ | Ⅱ | Ⅲ | IV |
培養液體積(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數(103個) | 10 | 5 | 5 | 10 |
A.試管Ⅳ內種群的K值與試管Ⅰ相同
B.4支試管內的種群達到K值所需時間不同
C.4支試管內的種群在變化初始階段都經歷了“J”型增長
D.試管Ⅱ內的種群數量先于試管Ⅲ開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山東省滕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將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且核DNA都已用32P標記的一個細胞,放在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若該細胞連續進行4次有絲分裂,則含32P的子細胞數量最少和最多分別是( )
A.2,16 B.2,8 C.4,8 D.4,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山東省滕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CO2濃度一定、溫度適宜的環境中,測定植物葉片在不同光照條件下CO2的吸收或釋放量,結果如下表(表中負值表示CO2釋放,正值表示CO2吸收),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光照強度(klx)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CO2[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強度在8.0~9.0 klx之間時,細胞內合成ATP的速率不變
B.光照強度在2.0 klx時,細胞內不進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強度在8.0 klx時,細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氣
D.超過9 klx時,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濃度的制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兩株同種植物在相同條件下CO2吸收速率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植株在A點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點有機物積累量最多
C.曲線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兩曲線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氣孔無法關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圖所能表示的生物學意義(不考慮面積的大小),相關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若Ⅰ表示蛋白質的元素組成,Ⅱ表示核酸的元素組成,則b應包括四種元素
B.若Ⅰ表示組成細胞膜的物質,Ⅱ表示脂質,則b可以表示兩種脂質
C.若Ⅰ表示RNA徹底水解產物,Ⅱ表示DNA徹底水解產物,則b中不包含糖類
D.若Ⅰ表示動物細胞,Ⅱ表示植物細胞,b不可能是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