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設計必修三生物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71
分析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應從兩方面去認識。一方面,當人類的活動遵循自然規律時,其活動會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增加,比如,人們不斷地進行畜牧業育種、野生動物馴養、植物新品種培育和種子改良,創造出了許多動植物新品種。另一方面,當人類片面追求單一因子的效益,并且利用一切手段來強化這種效益時,其結果會損害生物多樣性并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具體表現在:
(1)人類社會特有的價值觀念改變物種多樣性的數量分布。凡是有益于人類的動植物都是“經濟動植物”,凡是給人類生活造成不便和損害的則統統歸入“害蟲、雜草”,往往是對那些屬于“害蟲、雜草”的物種進行毀滅性清除。
(2)人類活動中的“短視”“損害不維護”等行為影響生物多樣性。為獲得糧食高產而施用化肥,為防止蟲害而噴灑農藥,由此所帶來暫時的“增產增收”歸人類所有,而化肥農藥造成的土壤板結和污染則交給生態系統去處理。
(3)違背科學規律的生產方式無端地引起生物資源的空耗和浪費。價格上漲時大量捕捉野生螞蟻、蝎子,隨后造成產品積壓。捕捉穿山甲、巨蜥和娃娃魚只是為了飽餐一頓。
再有,人類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對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會耗竭生物多樣性資源;人類與動物“爭地”導致動物因棲息地喪失而滅絕;現代農業和林業都是以特定品種為主導,導致生態穩定性降低……
思考:
(1)人類的哪些行為對生物的多樣性造成了威脅?
(2)試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人類該怎樣面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作為學生,我們該怎樣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安徽省師大附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013
生態農業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使農業生產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
提高了各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降低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實現了能量的循環利用,提高了生產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設計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和能量
B.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C.盡量減少有害生物的種類
D.提高沼氣池的轉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違背生態工程依據的生態學原理的是
A.我國的生態工程追求經濟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B.循環利用農業有機廢棄物
C.以單一種群獲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D.充分考慮環境因子對生物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