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該圖反映的是甲、乙兩種植物在恒溫等條件下葉片的凈光合速率 |
B、當光照強度為x(b<x<d)時,每天光照12h,兩種植物均能正常生長 |
C、相對植物甲來說,植物乙可視為陰生植物,可通過a和c兩點來判斷 |
D、當光照強度為e時,植物甲和植物乙葉片消耗CO2的比值為8:7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大量出汗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于細胞內液 |
B、體溫調節中樞興奮,皮膚血管舒張,增大血流量增大散熱 |
C、劇烈運動的后期肌肉出現無力現象,是大量出汗失鈣引起的 |
D、內環境中的HCO-3、HPO2-4等離子對血漿pH的相對穩定有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光強(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 |
A葉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B葉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A、當光照強度為50 mol光子/m2s時,A植物中能夠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而B植物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
B、當光照強度為500 mol光子/m2s 時,制約植物A和植物B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環境因素均為CO2的濃度 |
C、當光照強度超過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開始大于B植物,說明A植物更適合在強光環境中生活 |
D、植物B在光照強度為500 mol光子/m2s 時,光合作用最強,且為14μmolO2/m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壁在加溫中受到破壞 |
B、水溫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
C、加溫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
D、加溫破壞了液泡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神經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分子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
B、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境因素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
C、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由細胞水平進入到分子水平 |
D、細胞學說的創立過程主要由施萊登和施旺兩人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只有胰島素基因 |
B、既有胰島素基因,也有血紅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
C、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
D、有胰島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沒有血紅蛋白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蘇丹Ⅲ染液將花生子葉切片染色后,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染成紅色的脂肪滴 |
B、用吡羅紅染色劑將口腔上皮細胞染色,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核呈紅色 |
C、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的形態的分布時,可用甲基綠染液代替健那綠染液 |
D、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比滴加0.1g/mL的蔗糖溶液引起細胞質壁分離所需的時間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不能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其復原 |
B、土壤小動物身體微小不能用標志重捕法,但其運動能力不強,可以用樣方法來通過調查樣本中的小動物的數量來推測某一區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
C、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可以反映出NaOH進入瓊脂塊速率 |
D、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中,實驗組將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溫箱中滅菌1h的目的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時盡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