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我國北方某農場居民食物結構圖,農作物的籽粒是人和家禽、家畜的食物來源,生產的家禽、家畜供人食用,大部分農作物秸稈用作燃料,部分秸稈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糞便用于肥田。某同學對農場當前的生產生活方式提出了改進方案,請協助解決有關問題:
方案一:調整居民的食物結構以養活更多的人。
(1)若期望可養活的人口數量增加一倍,應將
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的比例由現在的1︰1調整為_______︰1(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保留整數),這一調整依據的原理是生態系統的 。
(2)該食物網沒有列出的生態系統的成分有_______。
方案二:充分利用農作物固定的太陽能,建立新的物質生產體系。設計如下圖:
(1)該方案可使農場供養的人數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該方案是否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能量傳遞效率?
(3)科學家袁隆平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農作物高產的三個要素,即“良種、良田、良法”。這里所說的“良田和良法”是指為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最佳的 等環境條件。
(4)人類耕作導致的生態系統中的農作物隨季節的更替,是否屬于群落的演替?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撫州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將120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均分為4組,分別供給等體積的含不同濃度醋酸鉛的飲用水,飼養12周后,測定各組小鼠胸腺細胞凋亡率,結果如表3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醋酸鉛對小鼠胸腺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
A.在實驗中甲組為實驗組,乙、丙、丁三組為對照組
B.實驗中醋酸鉛的濃度是因變量,胸腺細胞凋亡率是自變量
C.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胸腺細胞不會發生凋亡
D.小鼠體內鉛離子含量過高,胸腺細胞中某些基因的表達會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信陽高級中學高一下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內質網的細胞不一定是真核細胞
B.有高爾基體的細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有線粒體的細胞不能進行無氧呼吸
D.有核糖體的細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雙流中學高三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肝細胞能將甲醛轉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員為驗證肝臟的這種解毒功能而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分組設計如下表所示(“?”表示還沒完成的實驗步驟),右圖為實驗結果。
(1)表中,除A組外,還需放置肝臟小塊的是 組。
(2)右上圖中曲線 是C組實驗的結果,說明肝細胞在代謝過程中會 。
(3)右上圖中曲線乙是 組實驗的結果,這說明 。
(4)研究發現一定濃度的甲醛可誘發染色體斷裂,為進一步驗證肝臟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員同時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法步驟如下:
①取新培養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細胞懸液3等份,備用。
②按上表的實驗設計培養肝臟15分鐘后,取三組裝置中的 ,分別加入備用的等量淋巴細胞懸液中繼續培養一段時間。再分別取淋巴細胞染色、制片。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 ,并對比分析。
③實驗結果:添加了 組中的肝臟培養液的淋巴細胞出現異常,而其他兩組的淋巴細胞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雙流中學高三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以投餌養殖肉食性魚類為主的魚塘,由于管理不當,藻類爆發,引起沉水植物死亡,隨后大量浮游動物和魚類死亡,導致水體發臭。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投放以浮游植物為食的魚類可防止藻類的爆發
B、導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C、流經該魚塘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D、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體的污染,屬于正反饋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樂山高中高三第二次調查研究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其脫氧核苷酸序列儲存著大量的遺傳信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如果一個DNA分子由2000個脫氧核苷酸組成,則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是21000種
B.某一特定的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對于不同的生物個體也是各不相同的
C.大量隨機排列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從未出現在生物體,而有些特殊序列則重復出現
D.控制性狀的基因與生物的性狀,除了一一對應的關系外,還要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江蘇無錫普通高三學業水平測試模擬生物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測得的某改良水稻與原種水稻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曲線,請分析回答:
(1)水稻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進行光反應的部位在 上,捕獲光能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見光中的 光。
(2) CO2通過氣孔進人葉肉細胞后被固定,固定產物的還原需要光反應提供 。
(3)研究人員還測定了兩個品種水稻在不同光照強度下葉面氣孔開放程度參數,數據見下表。
光照強度(×102μmol·m-2·s-1)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氣孔開放程度(mol·m-2·s-1) | 改良水稻 | 0.20 | 0.38 | 0.47 | 0.52 | 0.75 | 0.55 | 0.40 | 0.31 |
原種水稻 | 0.20 | 0.21 | 0.26 | 0.32 | 0.41 | 0.40 | 0.30 | 0.29 | |
光照強度低于8×102μmol·s-1時.影響改良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光照強度為10~14×102μmol·s-1 時,原種水稻的氣孔開放程度下降但光合速率基本不變,可能的原因是 。數據分析可知,改良水稻更適合栽種在 環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