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題。
在應用基因工程改變生物遺傳特性,進而利用種間關系進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國科學家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
資料一:人類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害蟲,致使環境不斷惡化。王成樹等從黃肥尾蝎中克隆出一種神經毒素基因AalT,將其導入能寄生在許多害蟲體內的綠僵菌中,增強綠僵菌致死害蟲的效應,可有效控制蟲害大規模爆發。
資料二:小麥赤霉病是世界范圍內極具毀滅性的農業真菌病害。王宏偉、孔令讓等從長穗偃麥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將Fhb7導入小麥,其表達產物可減輕赤霉菌對小麥的感染,從而避免小麥赤霉病大規模爆發。
資料三:瘧疾由受瘧原蟲感染的雌按蚊通過叮咬在人群中傳播。王四寶等從幾種微生物中克隆出5種不同抗瘧機制的基因,將它們導入按蚊的腸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腸道內,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達產物可殺滅瘧原蟲。因AS1可在按蚊親代和子代種群中擴散,所以在含AS1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瘧疾傳播一般可被阻斷。
【1】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關鍵要素。關于上述資料中涉及的目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來源:必須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組文庫中直接獲取
B.作用:上述基因表達產物一定影響防治對象的生長或存活
C.轉化:均可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D.應用:只有將目的基因導入防治對象才能達到生物防治目的
【2】在利用種間關系進行生物防治的措施中,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施用綠僵菌工程菌減少蟲害,不改變綠僵菌與害蟲之間存在寄生關系
B.引入Fhb7增強小麥的抗菌性,目的是調節真菌對植物的寄生能力
C.AS1工程菌分泌的多種表達產物不改變AS1與按蚊之間存在共生關系
D.使AS1工程菌分泌多種表達產物殺滅瘧原蟲,目的是調節按蚊對人的寄生能力
【答案】
【1】B
【2】D
【解析】
1、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
2、生物的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居一起,彼此創造有利的生活條件,較之單獨生活時更為有利;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一旦分離,雙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寄生是指一種生物生活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并從后者攝取營養以維持生活的種間關系。前者稱寄生物,后者稱寄主。大都為一方受益,一方受害,甚至引起寄主患病或死亡。
【1】
A、目的基因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或是人工合成,A錯誤;
B、資料一中神經毒素基因AalT導入綠僵菌中可以增強綠僵菌致死害蟲的效應,資料二中Fhb7基因導入小麥,其表達產物可減輕赤霉菌對小麥的感染,資料三,將5種不同抗瘧機制的基因導入按蚊的腸道共生菌AS1中,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達產物可殺滅瘧原蟲,因此上述基因表達產物一定影響防治對象的生長或存活,B正確;
C、基因AalT導入綠僵菌中可用感受態細胞法,Fhb7基因導入小麥可用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5種不同抗瘧機制的基因導入按蚊的腸道共生菌AS1中可用感受態細胞法,C錯誤;
D、要想達到生物防治的目的不一定要將目的基因導入防治對象,如資料一,可將目的基因導入能寄生在多種害蟲體內的綠僵菌中,如資料三,可將目的基因導入按蚊的腸道共生菌AS1中,這種方法同樣可以達到生物防治的目的,D錯誤。
故選B。
【2】
A、導入AalT基因的綠僵菌只是增強了致死害蟲的效應,沒有改變綠僵菌與害蟲之間存在的寄生關系,A正確;
B、Fhb7基因導入小麥后,其表達產物可減輕赤霉菌對小麥的感染,調節了真菌對植物的寄生能力,B正確;
C、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達產物可殺滅瘧原蟲,并不會改變AS1與按蚊之間存在的共生關系,C正確;
D、使AS1工程菌分泌多種表達產物殺滅瘧原蟲,目的是阻斷瘧疾的傳播,不會改變按蚊對人的寄生能力,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某種昆蟲種群存活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存活曲線的橫坐標表示該昆蟲種群的年齡
B.繪制種群存活曲線至少需要觀察記錄100個個體
C.必須從不同年齡組中選取相同比例的觀察記錄個體
D.當所有被選取的個體達到平均壽命后停止觀察記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選項中,決定DNA遺傳特異性的是
A.脫氧核苷酸鏈上磷酸和脫氧核糖的排列順序
B.嘌呤總數與嘧啶總數的比值
C.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堿基對特定的排列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ATP的結構和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TP是細胞內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也是一種生物大分子
B.ATP中含有兩個活躍的高能磷酸鍵和一個普通磷酸鍵
C.ATP中的“A”代表的物質含有C、H、O、N、P五種元素
D.細胞內的放能反應一般伴隨著ATP中高能磷酸鍵的斷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遺傳調查中發現男孩小澤患紅綠色盲。已知他的父母色覺均正常,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正常。那么他的色盲基因最初來源于(??? )
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同位素可分為放射性同位素和穩定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可被探測儀器檢測到特征射線,從而追蹤被標記的元素或化合物在體內或體外的位置、數量及其轉變等;穩定性同位素如18O、13C、15N等不釋放射線,但可以利用其與普通相同元素的質量之差,通過儀器測定,所以也可作為示蹤劑。如表所示為魯賓和卡門的實驗過程和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光合作用的物質變化 | 1組 | 2組 | 3組 | |
原料 | 水中18O比率 | 0.85% | 20% | 20% |
CO2中18O比率 | 0.61% | 0.04% | 0.57% | |
產物 | 氧氣中含18O比率 | 0.85% | 20% | 20% |
?
(注:比率指被18O標記的物質占所有該物質的比例)
A.該實驗利用的是穩定性同位素,不屬于同位素示蹤法
B.該實驗通過追蹤18O的放射性,得到氧氣中的氧全部來自水
C.每組原料中18O標記的比例為該實驗中的自變量
D.由1組實驗可知,反應物中只有0.85%的水參與氧氣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某同學進行了①~⑤的操作,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
①將適量干酵母菌放入裝有一定濃度葡萄糖溶液的錐形瓶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 ②靜置一段時間后,用吸管從錐形瓶中吸取培養液 ③在血細胞計數板中央滴1滴培養液,蓋上蓋玻片 ④用濾紙吸除血細胞計數板邊緣多余的培養液 ⑤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湖泊形成于14000年前,當時覆蓋周圍地區的冰川融化了。起初沒有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湖中出現了無脊椎動物和其他動物。根據進化理論對這個湖中當前生物群落的形成過程的解釋合理的是(??? )
A.無脊椎動物和其他動物的出現是一開始經過長時間的遷徙和進化的結果
B.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突變在發生,自然選擇使部分突變被保留
C.種群內個體間的基因差異較小,可以進行基因交流
D.共同由來學說能科學地解釋物種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