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有氧呼吸過程的圖解,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氧呼吸是從________的氧化分解開始的,全過程分為________個階段。
(2)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進入該場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釋放的CO2是在第________階段產生的;H2O是在第________階段形成的;產生ATP最多的是第________階段。
(3)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葡萄糖 三 線粒體 丙酮酸 二 三 三 與氫結合生成水,同時生成大量的ATP 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
【解析】試題分析:梳理有氧呼吸的過程、場所等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對圖示分析對各問題情境進行解答。
(1)有氧呼吸是從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開始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2)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其過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產生少量的[H],并釋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其過程是丙酮酸與水一起被徹底分解生成CO2和[H],釋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是在線粒體內膜上完成的,其過程是前兩個階段產生的[H]與氧結合生成H2O,并釋放大量的能量。綜上所述,進入線粒體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釋放的CO2是在第二階段產生的;H2O是在第三階段形成的;產生ATP最多的是第三階段。
(3)有氧呼吸中氧的作用是與氫結合生成水,同時生成大量的ATP。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為C6H12O6+6H2O+6O212H2O+6CO2+能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病因的圖解。請分析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
(1)圖解中③是在____中完成的,因為這一過程中一個堿基對發生了改變,導致最終合成的血紅蛋白異常,這一改變叫____。
(2)若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變成CTC,是否會引發血紅蛋白異常?為什么?______________。
(3)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十分少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為_______和______。
圖解中①應為轉錄,其進行的場所是細胞核,②為翻譯,應在核糖體上進行,③為DNA復制,其復制場所為細胞核。當CTT突變為CTC時,其所控制轉錄的mRNA上的密碼子由GAA變為GAG,此時新密碼子仍編碼谷氨酸,故血紅蛋白仍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是遺傳學研究的經典材料之一,其杏紅眼與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
(1)研究人員將卵巢細胞中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全部基因進行熒光標記,觀察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發現細胞中的染色體上共有4個熒光點。由此推斷,該性狀受__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
(2)讓表現型均為白眼的一對果蠅多次交配,子一代均為杏紅眼。選取子一代中多對杏紅眼雌雄個體相互交配,結果如下表:
請分析回答:
①控制該性狀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X/Y/常)染色體上,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二代中出現表中所示表現型及比例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將子一代杏紅眼果蠅與選擇得到的純合白眼果蠅雜交,子代會出現的表現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兩個小桶中的小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
C.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組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D.每做一次模擬實驗后,不需要將小球放回原來的小桶內,接著做下一次模擬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現家蠅體內存在一種抗腫瘤蛋白(且具有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視。臨床使用發現此蛋白質對腫瘤確實有良好的療效,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導入大腸桿菌內進行大量生產。其過程大體如圖所示:
(1)在基因工程中,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種)。
(2)圖中a過程叫_______________,它是基因操作的核心步驟,該過程中切質粒和目的基因的限制酶可以不同,但是產生的粘性末端要滿足____________條件。
(3)將抗腫瘤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并在大腸桿菌細胞內成功表達產生了抗腫瘤蛋白,由于大腸桿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特點,因此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大量的抗腫瘤蛋白。
(4)細胞工程可以作為輔助手段,通過獲得特定的單克隆抗體并與抗腫瘤蛋白結合制成“生物導彈”,以實現“靶向殺癌”。下面是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① 圖中A過程從小鼠的脾臟中取得的“小鼠細胞”是___________細胞,要獲得能產生抗腫瘤蛋白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至少要經過__________次篩選。從小鼠體內提取分離該細胞之前,給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為檢測雜交瘤細胞是否成功的合成了單克隆抗體,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會引起致命的出血熱。為了尋找治療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學家進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為____________刺激機體產生____________性免疫反應。
(2)科學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乙兩人的血液,檢測抗EV-GP抗體的水平。據圖1,應選取____________的血液分離記憶B細胞用以制備單克隆抗體(單抗)。
(3)將制備的多種單抗分別與病毒混合,然后檢測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根據圖2,抑制效果最好的兩種單抗是____________。
(4)EV-GP具有多個與抗體結合的位點。中國科學家用分子結構成像技術證實了上述兩種單抗與EV-GP結合的位點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請你為治療EV病毒提供兩種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植物栽培在適宜的光照、溫度和充足的CO2條件下,如果在2h時,將環境中某一條件改變,此時葉肉細胞中的C3、C5、ATP含量變化如圖.那么改變的條件是( )
A.加強光照 B.降低CO2濃度
C.提高CO2濃度 D.降低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的主要原因是( )
A.細胞核一般位于細胞的中央
B.細胞核中的DNA儲存著遺傳信息
C.核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D.核孔實現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療法獲獎.工業上青蒿素一般從青蒿植株中提取,產量低,價格高.基因工程及細胞工程等為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提供了思路.科學家先通過紫外線處理大量青蒿幼苗后,偶然發現一株高產植株.通過基因測序發現該高產植株控制青蒿素合成相關的一種關鍵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
(1)提取了高產植株的全部DNA后,要想快速大量獲得該突變基因可以采用PCR技術,該技術的原理是 .
(2)如果用青蒿某個時期mRNA反轉錄產生的雙鏈cDNA片段,用該雙鏈cDNA進行PCR擴增,進行了30個循環后,理論上可以產生約為 個DNA分子,該雙鏈與載體連接后儲存在一個受體菌群中,這個受體菌群就叫做青蒿的 ,獲得的cDNA與青蒿細胞中該基因堿基序列 (填“相同”或“不同”).
(3)將獲得的突變基因導入普通青蒿之前,先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圖l、2中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回答:
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 ,構建好的重組質粒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啟動子,啟動子是 識別結合位點.
(4)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出相應蛋白質,應采取 技術.目的基因導入組織細胞后,通過 技術培育出青蒿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