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①視野中的圖象是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且細胞數量較多 | |
B. | 利用圖①視野中的圖象,要看清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應將裝片適當向左移動 | |
C. | 若圖②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 | |
D. | 若圖②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為了方便操作,直接將鏡筒升高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①視野中含有根冠、分生區、伸長區細胞,因此是低倍鏡觀察的物象,圖②中甲和乙都是物鏡,且乙物鏡長為高倍物鏡,甲是低倍物鏡.
解答 解:A、根據視野中細胞可知,①看到根尖不同區域的細胞,是在低倍鏡下觀察的物象,A正確;
B、由圖①可知,分生區細胞處于視野的左邊,因此要看清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應將裝片適當向左移動,以便使物象向右移動,B正確;
C、如果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放大倍數增加,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C正確;
D、換用高倍物鏡時,不能將鏡筒升高,應該直接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D錯誤.
故選:D.
點評 對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實驗的掌握,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秋•海南校級期末)下列各項是關于酶的敘述,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
①酶是活細胞產生的
②酶促反應與外界條件有關
③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都是酶
④酶具有專一性、高效性
⑤酶具有催化功能
⑥淀粉酶能促進蔗糖水解
⑦酶在催化過程會消化自身.
A.①②③⑦ B.①②④⑥⑦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不一定是二倍體 | |
B. | 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體 | |
C. | 染色體結構改變或數目增減都可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 | |
D. | 染色體變異可能導致基因數目改變,也可能改變基因的排列順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進行①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 | |
B. | ②過程中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 |
C. | ④過程的實施中通常使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 | |
D. | 該育種過程中運用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原始真核生物與被吞噬的藍藻之間的種間關系只有互利共生 | |
B. | 原始的真核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 |
C. | 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藍藻為原始真核生物的線粒體提供了氧氣和有機物 | |
D. | 若調查水體中藍藻的數量,常用的方法是取樣器取樣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只能通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植物細胞也不例外 | |
B. | A細胞分泌的激素,可隨血液到達全身各處,與B細胞的受體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 |
C. | 圖2可以表示精子與卵細胞的識別過程 | |
D. | 若圖2中甲表示發出信號的細胞,1表示信號分子,則乙是靶細胞,圖中2表示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酶進入人體后能分解人體內無氧呼吸的產物 | |
B. | 該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質或者RNA | |
C. | “防護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礙消化道內蛋白酶的作用 | |
D. | 納米極小籠子可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被吸收進入血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產生的都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變異的根本來源 | |
B. | 環境因素發生變化,也可能引起生物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 |
C. | 染色體的結構變異一定會導致相關DNA分子中核苷酸對序列的改變 | |
D. | 患遺傳病的個體不一定攜帶致病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組別 | 親本 | F1表現型 | F2表現型 |
一 | 白羽品系1×有色羽毛雞 | 有色羽毛 | $\frac{3}{4}$有色羽毛,$\frac{1}{4}$白色羽毛 |
二 | 白羽品系2×有色羽毛雞 | 白色羽毛 | $\frac{3}{4}$白色羽毛,$\frac{1}{4}$有色羽毛 |
三 | 白羽品系1×白羽品系2 | 白色羽毛 | $\frac{13}{16}$白色羽毛,$\frac{3}{16}$有色羽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