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德州期末)如圖為碳循環的部分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碳循環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環過程
B.伴隨A過程的進行,能量輸入到生物群落中
C.B過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完成該循環的生物一定含有葉綠體和線粒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在紡錘體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 | |
B. | 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內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 |
C. | 存在于細胞中某一極的染色體數目可能為2N | |
D. | 無同源染色體聯會,染色體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普寧市校級一模)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層生長,達到愈合傷口的目的.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異性免疫機能受損所致
B.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本人的干細胞
C.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D.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排異反應,主要是因為抗體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武漢模擬)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長,某生物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測定該植物細胞液濃度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如表:
他們又測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濃度,發現乙地土壤溶液的濃度適合該植物生長,則乙地土壤溶液的濃度最可能是( )
A.>0.19 B.>0.23 C.<0.27 D.<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鹽城一模)下列實驗中,科學家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
A.科學家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的研究
B.恩格爾曼證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C.魯賓和卡門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于水
D.卡爾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天水校級期末)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
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人員欲通過實驗來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RNA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過程,設計實驗如下圖所示。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
(1)該實驗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
(2)由于H5N1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系統,其產生子代H5N1病毒依賴家禽體細胞提供_________(最少寫兩項以上),而侵入家禽體細胞的親代H5N1病毒需提供RNA作為合成子代H5N1的____________。
(3)據圖分析,連續培養一段時間后,試管③中子代H5N1病毒帶放射性標記的成分是_________,試管⑤中子代H5N1病毒帶放射性標記的成分是_________。神經氨酸酶是病毒表面的一種糖蛋白酶,其活性對子代病毒從被感染細胞中釋放和再次侵染新的宿主細胞至關重要,達菲可抑制該酶活性。若試管②中在加入H5N1病毒之前先加入適量達菲,推測③中子代H5N1病毒帶放射性標記的強度將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使用農藥來防治棉紅鈴蟲,開始效果很顯著,長期使用后效果越來越差,其原因是
A.農藥對棉紅鈴蟲的抗藥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
B.棉紅鈴蟲對農藥進行了定向的選擇
C.棉紅鈴蟲逐漸適應了有該農藥的生存環境
D.棉紅鈴蟲對農藥產生了定向的抗藥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乳酸菌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乳酸鏈球菌和乳酸桿菌 | |
B. | 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空氣、土壤、植物體表、人和動物的腸道內均有 | |
C. | 一個泡菜壇里的所有乳酸菌構成一個種群 | |
D. | 乳酸菌是厭氧微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