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 | 植物激素及處理濃度(μM) | 根伸長區細胞長度(μm) |
1 | 對照 | 175.1 |
2 | 0.20ACC | 108.1 |
3 | 0.05IAA | 91.1 |
4 | 0.20ACC+0.05IAA | 44.2 |
分析 分析表格:由第一組分別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乙烯和生長素都能夠抑制根的生長;第4組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共同作用時抑制作用增強.
分析題圖:ACC的濃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解答 解:實驗一:研究者將擬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濃度的ACC(乙烯前體,分解后產生乙烯)、IAA(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培養,測量并記錄幼苗根伸長區細胞長度;由第一組分別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乙烯和生長素都能夠抑制根的生長;第4組與2、3組實驗對比可得:與單獨處理相比較,兩者共同作用時抑制作用增強.
實驗二:(1)據圖分析,ACC的濃度越高,幼苗根中生長素的含量越高,所以可得出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含量增加來影響根的生長.
(2)在培養液中加入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阻斷了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幼根長度,結果無顯著差異,說明乙烯不是通過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來影響根生長. 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過影響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來影響根生長.
(3)由以上實驗結果推測,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的合成來影響根生長.
故答案為:
實驗一:測量并記錄;乙烯和生長素都能抑制根的生長,兩者共同作用的抑制作用增強.
實驗二:(1)生長素含量增加
(2)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3)合成
點評 本題考查了乙烯和生長素之間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判斷或正確結論的能力以及從圖形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親代M的基因型是Ddgg或DDgg | |
B. | 子代胚胎中只發綠色熒光的基因型是DdGg | |
C. | 親代M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放生了交換 | |
D. | 親代N產生的重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為:4×(紅•綠熒光胚胎數/胚胎總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要轉入固體培養基培養,結果可能有S型和R型兩種菌落 | |
B. | ①不加熱處理,②要將提取物分別加入同一培養基,③要用液體培養基 | |
C. | ①要加熱處理,②要將提取物分別加入不同培養基,③要轉入固體培養基 | |
D. | ③要轉入固體培養基培養,結果只有S型或R型一種菌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 | |
B. | 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 | |
C. | 減數分裂時非等位基因都會隨非同源染色體發生自由組合 | |
D. |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在生殖細胞中表達,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體細胞中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 |
B. | 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 | |
C. | 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 |
D. | 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基因頻率會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營養結構變得比原來復雜 | B. | 發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 ||
C. | 演替方向不受人類的影響 | D. | 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 | B. | 根的成熟區細胞 | ||
C. | 根的分生區細胞 | D. | 植物細胞洋蔥鱗片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