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矮稈抗銹病小麥若干(其中純種ddTT占1/3)。讓其自交,則子代中符合生產要求的小麥種子占子代總數的比例是
A.1/4 | B.1/3 | C.1/2 | D.7/12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富陽場口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Ⅰ.有兩個純種小麥,一個是高稈抗銹病(DDTT),另一個是矮稈易染銹病(ddtt),現有三組實驗:第一組是: DDTT× ddtt → F1(自交)→ F2→選取矮稈抗銹病品種連續自交、篩選
第二組是: DDTT× ddtt → F1,并將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然后染色體加倍
第三組是: DDTT進行X射線、紫外線綜合處理。
實驗結果發現:三組實驗中都出現了矮稈抗銹病品種。試問:
(1)第一組F2中能穩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占_________。
(2)第二組育種的方法,在遺傳育種上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在培育中首先要應用花藥離體培養方法,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染色體加倍,這種育種方法的優點是 。
(3)第三組方法出現ddTT后代是偶然的、個別的,它是DDTT通過____________來實現的。
Ⅱ.鐵蛋白是細胞內儲存多余Fe3+的蛋白,鐵蛋白合成的調節與游離的Fe3+、鐵調節蛋白、鐵應答元件等有關。鐵應答元件是位于鐵蛋白mRNA起始密碼上游的特異性序列,能與鐵調節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阻遏鐵蛋白的合成。當Fe3+濃度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核糖體能與鐵蛋白mRNA一端結合,沿mRNA移動,遇到起始密碼后開始翻譯(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甘氨酸的密碼子是 ,鐵蛋白基因中決定的模板鏈堿基序列為 。
(2)濃度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干擾了 ,從而抑制了翻譯的起始;
濃度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
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鐵蛋白mRNA能夠翻譯。這種調節機制既可以避免
對細胞的毒性影響,又可以減少 。
(3)若要改造鐵蛋白分子,將圖中色氨酸變成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過改變DNA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來實現,即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四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試題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現有兩個純種小麥,一為高稈(D)抗銹病(T),另一為矮稈(d)染銹病(t)。這兩對性狀獨立遺傳。
(1)若用雜交育種法培育出矮稈抗銹病能穩定遺傳的小麥品種,其主要步驟是:
高稈、抗銹病×矮稈、不抗銹病F1
F2
穩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類型。
其中a、b過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c過程處理的方法是在F2中選擇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個體,然后逐代___________,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個體即為穩定遺傳的新品種。
(2)若用單倍體育種法培育矮稈抗銹病能穩定遺傳的小麥品種,其主要步驟是:
高稈、抗銹病×矮稈、不抗銹病F1
配子
幼苗
矮稈抗銹病植株。
在f過程中培養的是__________過程產生的_________;若想獲得正常的矮稈抗銹病植株,必須在________過程使用秋水仙素,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浙江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Ⅰ.有兩個純種小麥,一個是高稈抗銹病(DDTT),另一個是矮稈易染銹病(ddtt),現有三組實驗:第一組是: DDTT× ddtt → F1(自交)→ F2→選取矮稈抗銹病品種連續自交、篩選
第二組是: DDTT× ddtt → F1,并將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然后染色體加倍
第三組是: DDTT進行X射線、紫外線綜合處理。
實驗結果發現:三組實驗中都出現了矮稈抗銹病品種。試問:
(1)第一組F2中能穩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占_________。
(2)第二組育種的方法,在遺傳育種上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在培育中首先要應用花藥離體培養方法,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染色體加倍,這種育種方法的優點是 。
(3)第三組方法出現ddTT后代是偶然的、個別的,它是DDTT通過____________來實現的。
Ⅱ.鐵蛋白是細胞內儲存多余Fe3+的蛋白,鐵蛋白合成的調節與游離的Fe3+、鐵調節蛋白、鐵應答元件等有關。鐵應答元件是位于鐵蛋白mRNA起始密碼上游的特異性序列,能與鐵調節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阻遏鐵蛋白的合成。當Fe3+濃度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核糖體能與鐵蛋白mRNA一端結合,沿mRNA移動,遇到起始密碼后開始翻譯(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甘氨酸的密碼子是 ,鐵蛋白基因中決定的模板鏈堿基序列為 。
(2)濃度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干擾了 ,從而抑制了翻譯的起始;
濃度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
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鐵蛋白mRNA能夠翻譯。這種調節機制既可以避免
對細胞的毒性影響,又可以減少 。
(3)若要改造鐵蛋白分子,將圖中色氨酸變成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過改變DNA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來實現,即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試題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現有兩個純種小麥,一為高稈(D)抗銹病(T),另一為矮稈(d)染銹病(t)。這兩對性狀獨立遺傳。
(1)若用雜交育種法培育出矮稈抗銹病能穩定遺傳的小麥品種,其主要步驟是:
高稈、抗銹病×矮稈、不抗銹病F1
F2
穩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類型。
其中a、b過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c過程處理的方法是在F2中選擇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個體,然后逐代___________,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個體即為穩定遺傳的新品種。
(2)若用單倍體育種法培育矮稈抗銹病能穩定遺傳的小麥品種,其主要步驟是:
高稈、抗銹病×矮稈、不抗銹病F1
配子
幼苗
矮稈抗銹病植株。
在f過程中培養的是__________過程產生的_________;若想獲得正常的矮稈抗銹病植株,必須在________過程使用秋水仙素,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現有兩個純種小麥,一為高稈(D)抗銹病(T),另一為矮稈(d)染銹病(t)。這兩對性狀獨立遺傳。
(1)若用雜交育種法培育出矮稈抗銹病能穩定遺傳的小麥品種,其主要步驟是:
高稈、抗銹病×矮稈、不抗銹病F1
F2
穩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類型。
其中a、b過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c過程處理的方法是在F2中選擇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個體,然后逐代___________,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個體即為穩定遺傳的新品種。
(2)若用單倍體育種法培育矮稈抗銹病能穩定遺傳的小麥品種,其主要步驟是:
高稈、抗銹病×矮稈、不抗銹病F1
配子
幼苗
矮稈抗銹病植株。
在f過程中培養的是__________過程產生的_________;若想獲得正常的矮稈抗銹病植株,必須在________過程使用秋水仙素,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