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免疫系統----能發現并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內環境波動的因素 | |
B. | 信息交流----相鄰細胞都通過載體進行信息交流 | |
C. | 細胞凋亡----基因決定細胞自動結束生命 | |
D. | 神經中樞----能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 |
分析 1、“內環境穩態的調節”:
(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學成分呈現動態平衡的過程;
(2)定義: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2、細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又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細胞凋亡有利于生物個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而細胞壞死是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由于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或死亡,是一種病理性過程.
解答 解:A、免疫系統能清除異物以及外來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內環境波動的因素,對內環境穩態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這體現了內環境的調節機制,并沒有體現內環境穩態的意義,A正確;
B、相鄰細胞間可通過受體進行信息交流,載體用于物質運輸,B錯誤;
C、細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又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C正確;
D、神經中樞能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的調節及細胞凋亡的概念,要求考生識記內環境穩態概念、調節機制及細胞凋亡的概念,能根據題干要求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個種群形態和體色的差異,是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的結果 | |
B. | 突變和基因重組,為松鼠形態和體色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 |
C. | 兩岸食物和棲息條件的不同,導致兩個種群基因突變的方向不同 | |
D. | 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導致基因庫差異加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癌變細胞代謝增強,對生物體的正常發育不利 | |
B. | 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莖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 |
C. | 真核生物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遺傳物質的復制和紡錘體 | |
D. | 動物內環境穩態的維持與免疫活性物質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胃癌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飲食習慣不良 | |
B. | 突變產生的原癌基因導致胃癌細胞形成 | |
C. | 胃癌細胞因膜表面糖蛋白減少而容易轉移 | |
D. | 正常人體內不會產生胃癌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獲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可以決定大豆的進化方向 | |
B. | 若每個子細胞都含有一個熒光點,則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40 | |
C. | 若每個子細胞都含有兩個熒光點,則細胞分裂過程發生了交叉互換 | |
D. | 若子細胞中有的不含熒光點,則是因為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山東學業考試)美國宇航局于2004年3月2日公布了“機遇”號火星探測車對火星進行探測的詳細資料,有明確的數據表明,火星過去曾有豐富的水資源,于是推測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生命.這一推測的理由是( )
A.水是細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結合水是細胞和生物體的成分
C.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D.代謝旺盛的細胞水的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