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普通番茄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該酶能夠破壞細胞壁,使番茄軟化而不易儲藏,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將一種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導入番茄細胞,獲得了抗軟化番茄,保鮮時間長,口味也更好。主要機理是采用了相應的技術,使相關基因保持沉默。如上圖所示:
(1)基因工程實施的第一步是獲得目的基因,在本例中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在這一步工作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作為基因的載體。第三步是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①過程的進行要以_______________為原料。圖中②過程的進行要以____________為原料,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
(3)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抗番茄軟化的機理是: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轉錄產生的mRNA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轉錄產生的mRNA互補配對形成雙鏈RNA,使后者不能在核糖體上完成_____________過程,阻止了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1)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限制酶,DNA連接酶,質粒,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2)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核糖體。(3)翻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解析】
試題分析: (1)根據題意,將一種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導入番茄細胞,所以目的基因是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基因工程的第二步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該過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基因工程中,常用質粒作運載體,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2)①過程表示轉錄,需要核糖核苷酸為原料,②過程為翻譯,需要氨基酸為原料,蛋白質合成場所是核糖體。(3)由于mRNA互補配對形成雙鏈RNA,則無法與核糖體結合進行翻譯過程,從而阻止了蛋白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合成。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和運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6.2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據報道,英國鄉村植物種類急劇減少,已有數十種草本植物滅絕,使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其原因是農民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中含氮量太高,導致大部分野花在生存競爭中敗下陣去,取而代之的是瘋長的蕁麻和莞荽。
材料二:生物體與無機環境之間氮的循環途徑是:固氮細菌將大氣中的氮進行生物固氮,成為硝酸鹽進入土壤,被植物吸收,成為植物體內的有機成分;被草食動物攝食后,又成為動物的有機成分。
材料三: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將大氣中游離態氮經固氮酶的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利于植物的利用,而豆科植物為根瘤菌提供營養物質。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氮是植物生長的三要素之一,許多野花、野草在氮過多的土壤中卻生長不良甚至造成物種滅絕,其根本原因是
(2)短文中的“生物多樣性”指的是
(3)氮構成的生物體的有機成分是 和
(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關系在生物學上稱為 。根瘤菌之所以能進行固氮作用,是因為它有獨特的固氮酶,而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獨特的
(5)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將固氮基因重組到稻、麥等經濟作物的細胞中,建立“植物的小化工廠”,讓植物本身根據所需直接固氮,這樣就可以免施氮肥,不會造成土壤污染。如果這種重組能實現的話,那么固氮基因最終實現表達的遺傳信息轉移的途徑是
(6)這種生物固氮和工業合成氨比較,它是在 、 條件下進行的,從而節省了大量的器材、設備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之謎是經過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才解開的,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64年,薩克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將葉片放在隔水加熱的酒精中脫色,再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
(1)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爾曼把一些好氧并能運動的細菌放入盛有一條絲狀綠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裝片,放在沒有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絲狀綠藻,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將棱鏡產生的連續的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絲狀綠藻上,發現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區。
(3)好氧細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葉綠體部位集中,說明光合作用場所在_______________。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 光區域。
(4)科學家發現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圖解表示,據圖回答:
圖中①為 ,②為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將 (填“上升”、“下降”、“不變”)。
(5)用含14C的二氧化碳來追蹤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轉移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
(6)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光照強度是( )。
A.等于光補償點 | B.大于光補償點 | C.小于光補償點 | D.與光補償點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云南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之謎是經過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才解開的,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64年,薩克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將葉片放在隔水加熱的酒精中脫色,再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
(1)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爾曼把一些好氧并能運動的細菌放入盛有一條絲狀綠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裝片,放在沒有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絲狀綠藻,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將棱鏡產生的連續的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絲狀綠藻上,發現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區。
(3)好氧細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葉綠體部位集中,說明光合作用場所在_______________。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 光區域。
(4)科學家發現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圖解表示,據圖回答:
圖中①為 ,②為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將 (填“上升”、“下降”、“不變”)。
(5)用含14C的二氧化碳來追蹤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轉移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
(6)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光照強度是( )。
A.等于光補償點 B.大于光補償點 C.小于光補償點 D.與光補償點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聯生物考試卷 題型:綜合題
近期統計數據顯示,癌癥已經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因。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體外分別培養某癌細胞和正常體細胞,圖中代表癌細胞生長的曲線是 。在人體內,
癌細胞可能侵襲周圍正常組織,說明癌細胞具有 的特性。
(2)細胞癌變后,細胞膜表面會出現一些不同于正常細胞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會成為 ,引起機體的免疫應答,在該免疫應答中直接使癌細胞裂解的免疫細胞 。
(3)端粒酶是與染色體末端結構相關的一種細胞組分。表中數據顯示細胞癌變可能與端粒酶的活性有關,請完成下面的探究實驗:
細胞類型 |
增值代數 |
端粒酶活性 |
正常體細胞 |
50~60 |
無 |
癌細胞 |
無限 |
有 |
實驗目的:探究端粒酶與細胞癌變的關系。
實驗材料:癌細胞、端粒酶抑制劑、細胞培養液等。
實驗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薇甘菊是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入侵外來物種之一。它主要通過覆蓋、纏繞其它植物,致使樹木枯枝、枯莖,甚至枯死。深圳是國內受薇甘菊侵害的重災區。深圳有關部門近年已找到了對付薇甘菊的有效方法。專家發現一種叫田野莬絲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營養并將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蓋度由大約85%降低到21%,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種多樣性明顯增加,而不會致死其它植物。在陸地上,使用田野莬絲子對付薇甘菊的試驗十分奏效。回答下列問題:
(1)莬絲子與薇甘菊是 關系,這種關系具有一定的 性
(2)在陸地上使用田野莬絲子對付薇甘菊的試驗十分奏效,而用于防治紅樹林中的薇甘菊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可能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薇甘菊之所以能肆虐橫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4)薇甘菊造成的主要生態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