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薇甘菊是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入侵外來物種之一。它主要通過覆蓋、纏繞其它植物,致使樹木枯枝、枯莖,甚至枯死。深圳是國內受薇甘菊侵害的重災區。深圳有關部門近年已找到了對付薇甘菊的有效方法。專家發現一種叫田野莬絲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營養并將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蓋度由大約85%降低到21%,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種多樣性明顯增加,而不會致死其它植物。在陸地上,使用田野莬絲子對付薇甘菊的試驗十分奏效。回答下列問題:
(1)莬絲子與薇甘菊是 關系,這種關系具有一定的 性
(2)在陸地上使用田野莬絲子對付薇甘菊的試驗十分奏效,而用于防治紅樹林中的薇甘菊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可能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薇甘菊之所以能肆虐橫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4)薇甘菊造成的主要生態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濟寧市曲阜一中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之謎是經過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才解開的,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64年,薩克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將葉片放在隔水加熱的酒精中脫色,再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
(1)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爾曼把一些好氧并能運動的細菌放入盛有一條絲狀綠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裝片,放在沒有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絲狀綠藻,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將棱鏡產生的連續的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絲狀綠藻上,發現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區。
(3)好氧細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葉綠體部位集中,說明光合作用場所在 。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 光區域。
(4)科學家發現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圖解表示,據圖回答:
圖中①為 ,②為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將 (填“上升”、“下降”、“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之謎是經過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才解開的,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64年,薩克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將葉片放在隔水加熱的酒精中脫色,再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
(1)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爾曼把一些好氧并能運動的細菌放入盛有一條絲狀綠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裝片,放在沒有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絲狀綠藻,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將棱鏡產生的連續的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絲狀綠藻上,發現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區。
(3)好氧細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葉綠體部位集中,說明光合作用場所在_______________。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 光區域。
(4)科學家發現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圖解表示,據圖回答:
圖中①為 ,②為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將 (填“上升”、“下降”、“不變”)。
(5)用含14C的二氧化碳來追蹤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轉移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
(6)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光照強度是( )。
A.等于光補償點 | B.大于光補償點 | C.小于光補償點 | D.與光補償點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之謎是經過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才解開的,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64年,薩克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將葉片放在隔水加熱的酒精中脫色,再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
(1)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爾曼把一些好氧并能運動的細菌放入盛有一條絲狀綠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裝片,放在沒有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絲狀綠藻,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將棱鏡產生的連續的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絲狀綠藻上,發現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區。
(3)好氧細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葉綠體部位集中,說明光合作用場所在 。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 光區域。
(4)科學家發現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圖解表示,據圖回答:
圖中①為 ,②為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將 (填“上升”、“下降”、“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云南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之謎是經過眾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才解開的,以下資料是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過程的部分實驗,請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64年,薩克斯做了一個實驗: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然后,讓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將葉片放在隔水加熱的酒精中脫色,再用碘蒸汽處理這片葉,發現曝光的一半呈深藍色,遮光的一半則沒有顏色變化。
(1)他把綠葉先在暗處放置24個小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1883年,恩吉爾曼把一些好氧并能運動的細菌放入盛有一條絲狀綠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裝片,放在沒有空氣和黑暗的環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絲狀綠藻,發現細菌只向葉綠體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將棱鏡產生的連續的不同波長的光投射到絲狀綠藻上,發現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區。
(3)好氧細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葉綠體部位集中,說明光合作用場所在_______________。好氧細菌主要集中在 光區域。
(4)科學家發現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圖解表示,據圖回答:
圖中①為 ,②為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將 (填“上升”、“下降”、“不變”)。
(5)用含14C的二氧化碳來追蹤光合作用的碳原子,其轉移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
(6)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光照強度是( )。
A.等于光補償點 B.大于光補償點 C.小于光補償點 D.與光補償點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