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的血液pH通常變化不大的原因是( )(多選)
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對緩沖物質對血液酸堿度起緩沖作用 |
B.通過呼吸系統可不斷排出CO2 |
C.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 |
D.神經系統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定 |
ABCD
解析試題分析:正常人體通過神經、體液和免疫調節能維持內環境穩態。血液中的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對緩沖物質對血液酸堿度起緩沖作用,A正確;通過呼吸系統可不斷排出CO2,B正確;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C正確;神經系統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定,D正確;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均可被血液中的緩沖物質作用保證血液pH相對穩定,E錯誤。所以應選ABCD。
考點: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及其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色盲患者的遺傳系譜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II-3與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
B.II-3與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
C.II-4與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
D.II-4與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為了研究抗生素X對四種不同細菌(1、2、3、4)的作用效果,有人做了下圖抗菌實驗,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四天后細菌3 的灰霧地帶最長,說明抗生素X 對細菌3 的抑制效果最差 |
B.四天后細菌2 的灰霧地帶最短,說明抗生素X 對細菌2 的抑制效果最差 |
C.用抗生素X 對細菌2 的抑制比對細菌3 的抑制效果好 |
D.可以用抗生素X 去治療由細菌1 引起的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⑤植株根尖細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細胞的強 |
B.②試管的培養基中含有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含有有機物 |
C.③試管中的細胞能進行減數分裂 |
D.調節④培養基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比例可誘導產生不同的植物器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發現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培養液中三種成分含量的變化可說明肝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
B.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培養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逐漸減少 |
C.尿素含量由無到有是因為尿素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謝產物 |
D.肝細胞對氨基酸與葡萄糖吸收量的差異與膜上不同載體的數量多少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相關細胞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可釋放水解酶將細胞攝取的病原體分解 |
B.細胞質基質中的葡萄糖進入線粒體被利用需要經過2層生物膜 |
C.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細胞中央出現細胞板與高爾基體有關 |
D.植物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可分布于葉綠體和液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多選題)下圖是一個庭院生態工程的模式圖,對該生態系統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從光開始 |
B.該生態工程遵循了物質循環再生、整體性等原理 |
C.建立該生態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提高了經濟效益 |
D.飼養雞鴨能提高生態系統中物質的利用效率,增加產量,但由于食物鏈延長,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會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既要考慮到樹種的生態適應性,又要考慮到樹種的多樣性。這分別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
A.系統學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 |
B.協調與平衡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 |
C.整體性原理和物種多樣性原理 |
D.物種多樣性原理與整體性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哺乳動物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過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誘導下才能完成。下面為某哺乳動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過程示意圖(N表示染色體組)。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次級卵母細胞形成的過程需要激素調節 |
B.細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
C.Ⅱ、Ⅲ和Ⅳ細胞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相同 |
D.培育轉基因動物應選擇細胞Ⅳ作為受體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