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達爾文根據實驗提出,單側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產生吲哚乙酸,并可以傳遞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長區,從而造成背光面生長快,引起向光彎曲生長 |
B、鮑森?詹森通過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 |
C、拜爾的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 |
D、溫特的實驗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確實是化學物質,并命名為生長素 |
發現者 | 試驗方法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880年達爾文(英國) | 但測光照射金絲雀虉草胚芽鞘 | ![]() |
單側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產生某種刺激,當這種刺激傳遞到下部的伸長區時,會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出現向光性彎曲 |
切取胚芽鞘的尖端 | ![]() | ||
胚芽鞘尖端用一個錫箔小帽罩起來,但測光照射 | ![]() | ||
用錫箔遮住胚芽鞘尖端下段,給予單測光照射 | ![]() | ||
1910年詹森(丹麥) | 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個瓊脂片,再將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給予單側光照射 | ![]() |
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
1914年拜爾(匈牙利) | 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將尖端放回切面的一側,在黑暗中生長一段時間,發現胚芽鞘彎向放尖端的對側生長 | ![]() |
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
1928年溫特(荷蘭) | 將與胚芽鞘尖端接觸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 | ![]() |
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溫特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溫特將其命名為生長素 |
把沒有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側 | ![]() | ||
1931奶奶郭葛(荷蘭) | 郭葛等人首先從人尿液中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吲哚乙酸(IAA)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增大,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增大 |
B、細胞增大,將有利于存放更多的核糖體 |
C、細胞減小,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增大 |
D、細胞增大,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更容易發揮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抗病株×感病株 |
B、抗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 |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
D、抗病純合體×抗病純合體,或感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殺死病原菌 |
B、口腔黏膜對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
C、吞噬細胞對多種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
D、B細胞對病原菌的免疫應答屬于細胞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探究NaOH對植物的影響 |
B、該植物在實驗前一定需要經過黑暗處理 |
C、用碘液檢驗A、B中兩片葉是否含有淀粉時,不可能A、B中葉片均出現藍色 |
D、此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