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碳元素以有機物形式在cef過程中傳遞 | |
B. | 乙、丙中的生物可構成多條食物鏈 | |
C. | 水稻和藻類分別占據不同空間有利于增強a過程 | |
D. | 乙中生物處于生長期時,該生態系統碳元素轉移量關系為a=b+c+e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c表示捕食關系、d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ef表示動植物的遺體等被分解者利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答 解: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部以有機物形式傳遞,A正確;
B、乙中有多種生產者,丙中有多種消費者,它們之間可構成多條食物鏈,B正確;
C、水稻和藻類分別占據不同空間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就有利于更多的碳元素轉移到乙,a表示碳元素轉移量,C正確;
D、乙中生物處于生長期時,該生態系統碳元素轉移量關系為a=b+c+e+自身積累量,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示意圖,考查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培養了學生分析圖形、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廣東模擬)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細胞壁 B.細胞質 C.細胞膜 D.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①和②交替連接,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B. | ④的名稱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 |
C. | 當DNA復制時,⑨的形成需要DNA解旋酶 | |
D. | DNA分子中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遺傳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青島一模)朱鹮是全世界最為珍稀瀕危的鳥類之一.1981年在陜西洋縣朱鹮被重新發現時僅有7只,隨即開展了保護和拯救工作,并在洋縣建立了自然保護區.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我國對朱鹮開展的這種保護屬于 .決定朱鹮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是 .
(2)經過不斷研究和努力,我國對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統計朱鹮種群數量2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種群數量比原來增加m倍,則在此條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種群數量為 .
(3)如圖為保護區內沼澤地生態系統的主要食物鏈,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 .若有750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 kg,朱鹮攝食同化的碳主要通過 (生理過程)釋放到無機環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過“炫耀”的方式尋求配偶,這屬于信息傳遞中的 信息;而另一種珍貴鳥類褐馬雞卻以生死搏斗的方式爭奪配偶,這將會導致褐馬雞種群 ,生物發生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量沿食物鏈流動是單向的 | |
B. | 食物鏈越長,最高營養級獲得的能量越少 | |
C. | 各營養級生物必然有呼吸消耗的能量 | |
D. | 初級消費者越多,次級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就越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