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某植物種群自交后代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均改變,往往是自然選擇直接作用于基因型而引起生物適應性進化 |
B、達爾文認為生物的各種變異都可視為進化性變化得以發生的前提條件 |
C、多倍體育種過程中二倍體母本經過秋水仙素處理成為四倍體,證明了新物種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離 |
D、在一個較大的果蠅種群中,XB的基因頻率為90%,Xb的基因頻率為10%,雌雄果蠅數相等,理論上XbXb、XbY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0.5%、5%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糖是細胞和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 |
B、糖是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組成物質 |
C、蔗糖分子溶于水而不能透過選擇透過性膜 |
D、蔗糖分子溶于水而且能透過選擇透過性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
B、水分子進出細胞與細胞內外液體的濃度差無關,其跨膜方式是自由擴散 |
C、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幫助,但不消耗能量,屬于協助擴散 |
D、大腸桿菌吸收甘油屬于主動運輸,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載體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 |
B、3H標記的亮氨酸進入細胞后,3H一定會依次出現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
C、若3H標記的氨基酸縮合產生了3H2O,水中的3H只能來自于氨基酸的氨基 |
D、細胞癌變后膜表面糖蛋白減少,細胞衰老后膜通透性發生改變,物質運輸能力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比較指標 | ① | ② | ③ | ④ |
酶Y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150% |
酶Y氨基酸數目/酶X氨基酸數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狀況①中氨基酸序列一定發生了變化 |
B、狀況②一定是因為氨基酸間的肽鍵數減少了50% |
C、狀況③可能是因為突變導致了終止密碼位置變化 |
D、狀況④的突變不會導致tRNA的種類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50% 100% |
B、25% 50% |
C、25% 100% |
D、50%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如果1代表Y染色體,則形成該細胞的場所是精巢或睪丸 |
B、該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最多有8條 |
C、要鑒定圖中1的主要成分,理論上選用的鑒定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和二苯胺 |
D、如果a上某點有基因B,a′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b,發生這種變化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