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赫爾希與蔡斯所做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保溫時間過長或過短對實驗結果影響不同 | |
B. | 觀察有絲分裂實驗時,不能辨別視野中哪條染色體攜帶突變基因 | |
C. | 觀察黑藻葉片染色體的形態時可用改良苯酚品紅染液對染色體進行染色 | |
D. | 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并照相屬于構建物理模型 |
分析 1、保溫時間過長,有部分子代噬菌體會從大腸桿菌中釋放出來;時間過短,親代噬菌體的核酸不能完全注入到大腸桿菌內.
2、基因突變在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
3、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作用是對染色體進行染色.
4、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解答 解:A、保溫時間過長,有部分子代噬菌體會從大腸桿菌中釋放出來;時間過短,親代噬菌體的核酸不能完全注入到大腸桿菌內,因此保溫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強,A錯誤;
B、基因突變在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因此觀察有絲分裂實驗時,不能辨別視野中哪條染色體攜帶突變基因,B正確;
C、黑藻葉片細胞是成熟的植物細胞,已經高等分化,不再分裂,細胞中的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無法觀察染色體的形態,C錯誤;
D、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實物圖,而不是物理模型,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模型的類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材料的選擇是否合理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0%、10% | B. | 40%、60% | C. | 65%、35% | D. | 35%、6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父本 | 母本 | 子代 | |
一班 | 1朵紅花 | 1朵紅花 | 298朵紅花、101朵藍花 |
二班 | 1朵藍花 | 1朵藍花 | 紅花、藍花(沒有意識到要統計數量比) |
三班 | 1朵紅花 | 1朵藍花 | 紅花、藍花(沒有意識到要統計數量比) |
四班 | 1朵紅花 | 1朵紅花 | 全紅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雜交親本 | 子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 |
實驗一 | 植株甲×植物乙 | 白花:紅花(植株戊)=3:1 |
實驗二 | 植物丙×植物丁 | 白花:紅花(植株己)=3:1 |
實驗三 | 植物甲×植株丙 | 白花:紅花=4:0 |
實驗四 | 植株乙×植物丁 | 白花:紅花=4:0 |
實驗五 | 植株戊×植物己 | 白花:紅花=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初到高原,細胞內乳酸含量增多,細胞的PH值顯著下降 | |
B. | 細胞內氧氣和葡萄糖濃度的比值減小時,胰島素合成減慢 | |
C. | 進食后,細胞內乳酸含量發生變化,從而抑制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 | |
D. | 乳酸的含量變化是調控細胞內胰島素原基因表達的信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調查項目 | 重入侵區 | 輕入侵區 | 未入侵區 | |
植物 覆蓋度 | 紫莖澤蘭覆蓋度(%) | 67.2 | 20.3 | 0 |
當地植物覆蓋度(%) | 3.1 | 45.8 | 52.5 | |
土壤 微生物 | 總真菌數(×104個) | 17.9 | 5.8 | 8.3 |
固氮菌(×105個) | 4.4 | 2.9 | 2.2 | |
硝化細菌(×104個) | 8.7 | 7.8 | 7.2 | |
植物可吸收的無機鹽 | NO3-(mg/kg) | 92.0 | 27.9 | 15.7 |
NH4+(mg/kg) | 53.0 | 15.3 | 5.3 | |
植物可吸收磷(mg/kg) | 8.7 | 3.4 | 2.6 | |
植物可吸收鉀(mg/kg) | 351.0 | 241.5 | 30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鼠的黑色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 | |
B. | 后代黃鼠中既有雜合子又有純合子 | |
C. | 黃鼠后代出現黑鼠是基因突變所致 | |
D. | 黃鼠與黑鼠交配,后代中黃鼠約占$\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