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時期 | 凈光合速率 μmol/m2•s | 溫度(℃) | 光強度 μmol/m2•s | 濕度(%) |
生長初期 (5月22日) | 3.21 | 25.7 | 1074.9 | 26.5 |
生長盛期 (7月14日) | 9.69 | 34.0 | 837.3 | 47.1 |
生長末期 (11月2日) | 7.65 | 10.7 | 412.4 | 61.3 |
分析 卡爾文循環是光合作用中碳反應的一部分.反應場所為葉綠體內的基質.循環可分為三個階段:羧化、還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會將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個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過程稱為二氧化碳的固定.這一步反應的意義是,把原本并不活潑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隨后能被還原.但這種六碳化合物極不穩定,會立刻分解為兩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在光反應中生成的NADPH+H還原,此過程需要消耗ATP,產物是3-磷酸丙糖.后來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一個碳原子將會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離開循環.剩下的五個碳原子經一系列變化,最后再生成一個1,5-二磷酸核酮糖,循環重新開始.循環運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
解答 解:(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是植物綠色細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應,水在光下裂解的產物是H+、O2 和電子,其產生的ATP在葉綠體中的移動方向是由類囊體向葉綠體基質移動.
(2)表中的數據是當天的10:00時刻測得.在12:00時,溫度高,濕度低,光照過強等因素導致部分氣孔關閉,CO2吸收減少,導致碳反應減慢.因此該植物生長盛期凈光合速率不如生長末期高.
(3)據圖分析,該植物在5月22日6:00~18:00積累的有機物最少.
(4)肥料中的氮元素是組成膜的成份也是酶的原料,磷元素是ATP的組成成份.
故答案為:
(1)吸能 由類囊體向葉綠體基質移動 還原氫和氧氣
(2)10:00 溫度高,濕度低,光照過強等因素導致部分氣孔關閉,CO2吸收減少
(3)5月22日
(4)氮是組成膜的成份也是酶的原料,磷是ATP的組成成份(或其他合理答案)
點評 本題著重考查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等方面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識記并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定知識網絡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
B. | 遷入、遷出不會造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 |
C. |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選擇的對象、 | |
D. | 從根本上講,若沒有突變,進化將不可能發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項目 | A組(20株長勢相似的玉米幼苗) | B組(a.20株長勢相似的玉米幼苗) |
處理 | 放入缺鈉的營養液乙中培養 | b.完全營養液甲 |
培養 | 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數天 | |
觀察 | c.玉米的發育狀況 | |
預期結果 | d.不能正常生長 | e.正常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物睪丸中不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 | |
B. | 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乙和丙 | |
C. | 丙所示的細胞中不可能發生交叉互換 | |
D. | 上述細胞中有8條染色單體的是甲、乙、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能夠產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種基因型的雜交組合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內中心粒數目由1→2→1 | B. | 細胞內染色單體數目由46→92→46 | ||
C. | 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由46→92→46 | D. | 細胞內DNA數目由46→92→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