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最高營養級的消費者.
生物的種間關系主要有競爭、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組成成分因變量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營養結構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
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
解答 解:(1)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最高營養級的消費者.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該食物網中的食物鏈共有11條.伯勞鳥與袋鼬都可以以知更鳥為食,袋鼬也可以以伯勞鳥為食,故二者具有捕食與競爭關系.若袋鼬增重lk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應該按最短食物鏈,最大能量傳遞效率計算,即按植物→葉狀蟲→安雀→袋鼬這條食物鏈和20%的能量傳遞效率計算,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為1÷20%÷20%÷20%=125kg.如果要構成生態系統,該圖還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2)據圖二分析,植食性動物的糞便屬于生產者的同化能,可以用g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能量小于輸入第一營養級的能量.圖中c+e+g+h+i可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中的能量.植食動物積累的有機物中的能量有兩個去向:流入下一個營養級、被分解者利用.
(3)生態系統的信息的作用: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信息還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因此,捕食者與被捕食者可以根據對方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對方或躲避獵捕,說明信息傳遞具有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故答案為:
(1)11 捕食與競爭 125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2)g 小于 c+e+g+h+i 被分解者利用
(3)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點評 本題結合圖例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強化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及能量流動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③到④的育種過程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 |
B. | 通過⑤⑥植株雜交得到的⑧植株可能屬于新物種 | |
C. | 由③到⑦,再到⑨過程涉及的育種方法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 |
D. | 由⑦到⑨的過程中會發生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中產生ATP時,一定伴隨O2的消耗 | |
B. | 葉綠體中產生ATP時,一定伴隨O2的產生 | |
C. | 代謝旺盛的細胞中通常含有大量的ATP | |
D. | 自養生物均能將光能轉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指的是高能磷酸鍵 | |
B. | 圖中①過程消耗的能量1可來自光能,②過程釋放的能量2可轉化成光能 | |
C. | 圖中“能量2”能為胞吞、胞吐、鈉離子進入神經細胞直接提供能量 | |
D. | 代謝旺盛的細胞內ATP含量較多,代謝緩慢的細胞內ADP含量較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是細胞中基因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 |
B. | 與細胞衰老一樣都對生物體有積極意義 | |
C. | 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細胞自然死亡 | |
D. | 是主動的,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條Y染色體,兩個色盲基因 | |
B. | 兩條X染色體,兩個色盲基因 | |
C. | 一條X染色體,一條Y染色體,一個色盲基因 | |
D. | 一條X染色體,一條Y染色體,兩個色盲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目前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常用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 |
B. | 植物的單倍體育種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種都必須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 |
C. | 脫毒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脫毒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培養成的新品種 | |
D. | 蛋白質工程也需要構建含控制預期蛋白質合成的基因表達載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